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事碎片40:目前所知记载神农炎帝最早的碑刻

(2018-03-16 21:39:26)
标签:

历史

文化

神农炎帝

碑刻

赵信石先生

分类: 历史学习

我国历史上记载炎帝活动

最早的碑刻——五佛碑

赵信石

位于高平市神农镇羊头山的神农庙中,有一块刻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的石碑。因年代久远,石碑残损,碑文亦残缺不全,经专家考证,这是记载神农炎帝最早的石碑,碑中“神农,圣灵所托,远瞩太行”的字样依稀可见。这块碑的题文已经模糊,无法辨清,而碑首因有佛龛,内置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所以此碑被称为“五佛碑”。

北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割据政权,上承东魏禅让,坐拥华北地区,与北周、南朝陈形成了鼎足之势。而天保年号则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第一个年号,天保二年即北齐开国次年,全国上下还在为大齐的建立歌功颂德,此碑大致出于这种原因而刻。

当时虽各国割据,但并不影响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及扩大,在羊头山上就留有北朝隋唐的佛教石窟,也足以证明羊头山地区是当时的佛教聚集区。而羊头山之所以吸引佛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羊头山本是上古神农炎帝所居之处,圣灵汇聚之地。

碑文虽然不全,但从残文中我们依然能够窥见当时的一些情况。从“夫冥化无端······冰河难济”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状况的悲惨程度来。作为一块歌颂碑,不免要对新建立的大齐王朝进行一番赞扬,大到对国家的褒扬,小到对羊头山这块圣山福地的赞颂,俱是褒奖之辞,这不再赘述,但其中“神农,圣灵所托,远瞩太行”一句却仿佛让我们真正切切感受到了当年神农炎帝对于当地的长远影响。

中华儿女称为炎黄子孙,都是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对于祖先无不体现出无比的崇拜与敬仰,现在是,古代更是如此,所以在始祖的出生、生活、去世、入葬的问题上,无论古今都应该是谨慎而为的。所以,五佛碑上有关“神农,圣灵所托,远瞩太行”的记载以及隋唐以后的众多碑文,足以证明神农炎帝曾经就在羊头山地区生产生活过。

上古传说炎帝世系传有八代,从魁傀至榆罔,基本的活动范围都在上党地区,而羊头山又是其活动的中心地带,羊头山上留有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等遗址遗迹,这些在南北朝时期大体是肯定的。羊头山上的神农炎帝的古迹和北朝隋唐的佛教石窟、寺院,构成了羊头山的独有的美景。神农炎帝的功绩也在羊头山地区彰显出来,种植五谷,采集草药,创造工具等等,布施周边人民,可谓是“创制耒耜,始兴稼穑,调药石之温毒,除瘵延龄,取黍稷之甘馨,充虚济众。”使民得利,因此才被众人所爱戴推崇,“人钦圣德,号曰‘神农’。”

正是神农炎帝世世代代在羊头山生活生产,对羊头山及周边地区影响深远,并给予了民众恩赐与利益,后世千百年,才会受到万民推崇与尊敬。羊头山胜景异常,碑上记载“山川秀丽,陵谷磐纡,穷五都之焕,炳及八荒······”寺院也修建的甚是精美,“精舍立趾,伽蓝有处。”众多僧人被吸引到来,诵经念佛,希望可以消除战乱,解救苍生。虽然当时天下并不安宁,这里却是一个宁静之所,也表达了天下太平的祝愿。

碑文最后刻有偈辞,同样表达了对新朝代建立的美好祝愿和对天下安宁的向往。而辞中“地称唐公,山号羊头。环以琼障,潆以丹流······名僧□聚,振锡来游”句说明羊头山在当时盛名远扬,吸引了众多名僧前来,而慕名前来的原因除了羊头山久负盛名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里曾经是神农炎帝长期居住生产生活过的地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