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是要奋斗的

(2025-10-27 10:53:38)
标签:

纪实

教育

分类: 自传
    人生是要奋斗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人生是要奋斗的。”仲心华学习这段讲话,很有感慨:上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他在一首抒怀诗中写道“1970年,我十六岁,怀揣梦想,随360名同龄人,离开家乡,人生启航,奔赴铜陵市对江,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建新农场。”迈出这一步,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军训虽苦,体验了部队生活的向往;饭菜粗淡,唇齿留香;物资匮乏,唯青春闪光;冲动彷徨随性张扬,无碍,在成长中坚强。”三年磨砺,也让他收获了身心成长的快乐和对领导同事关怀帮助的感激。
   
    他在抒怀中继续写道“三年后,一副行囊,离场过江回望,一丝惆怅几多念想,领导恩同事情,历历在目如电影回放......”因为肯学肯干,好学上进,他以全省文化考试成绩农场第一名被推荐作为工农兵学员上了大学。“说实话,上大学读书当时就是想着能离开农场,走出艰苦的环境”。
  
    没想到大学三年毕业后,仲心华又回到了农场,成了农场农科所的技术干部。那是他心情很郁闷的一段时光。农科所离总场部偏远,生活环境简陋,待遇差。农科所7个技干,5个老大学生,自己是最嫩的工农兵学员无疑不被重视。所里四个研究室,他分到了最冷清的栽培室。课题少,经费缺,拿死工资。这样的工作境况啥时候是个头?看不到前途,心情是抑郁的。是顺其自然隨波逐流,还是逆境奋起破茧成蛹?仲心华选择了后者。主动请缨,承担了别人不愿做的省杂交不育系珍汕97a的提纯繁育课题,由此进入了杂交水稻繁育、制种、推广的行列,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在农场农科所的五年间,他掌握了从实验室到田间所有试验研究、生产技术过程,并学会了插秧、播种、收割等生产技能。那时,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还存在。仲心华冲破世俗,排除干扰,走出困惑,不但坚持不断地学习农学新知识、新技术,还自学了复旦大学14册日语教材,在此后的历次外语考试中,一路绿灯,取得了名列前矛的好成绩。每当回忆这段历史,仲心华“心眷恋,情难忘”。一段人生路,有人说那是荒芜的年代,失落的年代,可是,仲心华没有虚度年华,他以好学进取和勤奋丰富着人生,从迷茫中端正了思想认识,储备和充实了知识技能。他一直亲切地把农场当成“成长的第二故乡”。
    
   82年5月份,仲心华调回了芜湖县。在县里的农业部门,一个年轻的普通农技人员,无疑是不起眼不被重视的,上班连一张办公的桌椅都没有自己的份,连坐一下都要看别人的脸色,特别是在当时对工农兵学员普遍不认可的氛围中,其尴尬程度可想而知。“你是你的上帝,只有你才能拯救你;你是你的敌人,只有你才能战胜你!”这话是有道理的。他奋而选择下基层蹲点。调回县里来本想是照顾家庭的,六年,女儿上幼儿园、小学他没有接送过。六年,他基本上都在农业第一线,深入农户、田间地头,进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主持并实施了:小麦丰产片南方区域协作,南方稻区优质稻米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杂交油菜率先在全市推广并形成了皖南片高产示范,大面积水稻丰产方连续多年受到省内著名专家好评,代拟了“安徽省双晚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等。期间,他主持工作的单位也评为“安徽省农技推广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仲心华辛劳和心血的付出,是拼搏进取的努力。是常人难以理解的......人生通过奋斗能证明自己的成功,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人生的奋斗能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那是一种敬畏职责的崇高境界。
   
    天道酬勤。多年来,仲心华的奋斗和付出受到了社会的足够认可,得到了许多的表彰和奖励。他获得了安徽省农业科技特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全国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以安徽省跨世纪农业系列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参团考察了美国农业。获得了国家农业部、人事部评定的农技推广研究员职称。还有多项成绩和荣誉。这些可以是仲心华的“人生出彩”吧?可以是他的“梦想成真”吧?可以是他在奋斗中创造的美好吧?他的人生经历不正是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吗?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成绩,仲心华说,汲水思源,感恩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感恩于组织的支持和同事的协助,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感恩于广大农民朋友给于的厚爱和支持,使自己有了施展抱负的舞台……。
   
   仲心华是个社会人。在县里担任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还担任过市人大代表和市党代表。2006年起担任县人大常委、城建环资工委主任。在人大常委会工作这些年,他把自己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敬业,和人大代表的履职融合起来。把曾经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尽职心和人大执法监督的责任感使命感统一起来,履职尽责。力求做到认真不顶真。看到的调研的情况实打实地反映,不说假话、讲真话,不敷衍,有思考,有观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人民负责对良心抚慰。
    
   退休后,仲心华生活得宁静充实幸福。谈论起人生经历他认为:逆境不可怕,改变在自己;奋斗须坚持,成长有条件。真可谓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砾出。
                                                    
  此文在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人大工作研究刊登                                     蒋 文 方 撰 稿2019.3.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灯光的年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