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卅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025-10-20 09:25:18)
标签:

自传

纪实

分类: 讲故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十个字自2010年元月起,便似一泓清泉,常在我心间潺潺流淌。犹记那个月寒风细的冬晨,我站在奋斗了三十六载的办公桌前,最后一次锁上抽屉——金属搭扣闭合的轻响,竟比想象中更清脆。三十六年,一万两千九百多个日夜,原以为会如老树盘根般深扎于此,却在某个不经意的转角,突然走到了"水穷处"。站在职业生涯的终点回望,那些曾在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件,那些为赶进度熬红的双眼,那些与同事们并肩攻坚的热烈讨论,都成了泛黄的旧照片。起初卸下肩头重担时,竟像突然被抽走了主心骨,走在熟悉的走廊里,总忍不住摸向口袋里的钥匙串——那里曾装着办公室的万能卡。直到某个黄昏,我踱到办公楼后石凳坐下,看晚霞将办公楼染成蜜色,忽然读懂了王维诗里的禅意:所谓"水穷处",原不是绝路,而是流水化作云雾的转场。

    于是,那些被"等有空再说"搁置半生的念想,终于在退休后的晨光里苏醒。清晨煮一壶普洱,茶烟袅袅中翻开《东京梦华录》,看孟元老笔下汴京的烟火气;午后铺开毛边纸,用狼毫临摹《灵飞经》,墨汁在宣纸上晕开时,仿佛能听见笔锋与纤维的私语;傍晚沿着护城河散步,看野鸭扑棱棱掠过水面,惊起的涟漪里倒映着晚归的灯火。最欢喜的是每月末与老友相聚,我们围坐在爬满绿萝的阳台上,聊起当年在办室里手忙脚乱的新人时光,笑声惊飞了窗台上的白头鹎。

   时光从来不是湍急的溪流,而是沉默的深潭。它不动声色地带走了眼角的细纹,却也在掌纹里刻下了更温润的纹路。我渐渐明白,人生这场大戏从未有过彩排——青春时的莽撞是即兴发挥,中年时的沉稳是临场调整,如今退休后的从容,何尝不是最本真的本色出演?纵然无法让时针倒转,无法预知明天的云霞是什么颜色,但至少可以像王维那样,在"行到水穷"时坦然坐下,看流云从山坳里漫出来,先是一缕,再是一团,最后连成铺满天空的温柔。

   这一路走来,从青葱少年到两鬓染霜,像极了山涧的溪流:最初在蒹葭苍苍的青春渡口,激石溅玉,叮咚作响;后来穿过岁月的峡谷,裹挟着泥沙,却愈发沉稳有力;如今流到开阔的平原,终于放缓脚步,将沿途的风景都酿成了心底的月光。,无论工作困惑亦或是在家庭琐碎中调和酸甜苦辣,环境在变,风景在变,唯有内心的坐标始终清晰——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活成别人眼中的模板,而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韵律。常想起山间溪流的智慧:它从不执着于奔涌的姿态,遇到巨石便绕个弯,碰到深潭就蓄成镜,最终在入海口与大海相拥时,依然保留着最初的清澈。

   人往高处走固然可贵,那是向上的生命力;水往低处流何尝不是大智?那是回归的从容。站在人生的半山腰回望,多少人在追逐"更高更快更强"的路上,把灵魂落在了风里?你看菜市场里卖豆腐的老夫妇,清晨四点磨豆子的声响比闹钟更准时;楼下的保安大叔,总把业主的快递码得整整齐齐;就连街角修自行车的师傅,补胎时都要把内胎擦得锃亮——他们或许从未想过"诗与远方",却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了最踏实的诗意。

    退休后的日子,像一本摊开的线装书,可以慢慢翻,细细品。清晨不再被闹钟惊醒,而是听着窗外的鸟鸣自然醒来;不必再为会议材料辗转反侧,反而有时间观察阳台上的绿萝如何抽出新芽;不再纠结于KPI与绩效,反而更懂得珍惜熬的莲子粥里那颗完整的桂圆。有时站在阳台上眺望,看楼下的孩子们追着气球跑,看快递小哥的电动车铃铛叮当作响,看晚霞将整座城市染成暖橘色——这些曾被忽略的日常,原来都是生活馈赠的糖霜。

    有人说退休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我却觉得,这是命运馈赠的"第二人生入场券"。就像王维在辋川别业里种竹写诗,苏轼在黄州江边煮"东坡肉",人生的精彩从来不在既定的轨道上,而在敢于转弯的勇气里。当我们放下"必须如何"的执念,便会发现:清晨的一碗白粥比米其林大餐更熨帖,旧书摊上淘到的绝版书比新款手机更珍贵,与老友坐在石凳上晒太阳比任何社交宴请都温暖。此刻,窗外的玉兰树正在抽新芽,嫩绿的新叶上还挂着昨夜的露珠。我忽然懂得,所谓"坐看云起时",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以更开阔的胸怀拥抱生活的万千可能。三十六年的职场生涯教会我责任与担当,退休后的慢时光则教会我柔软与慈悲。生命就像那山间的云,聚散有时,形态各异,但只要心中有晴空,便永远能看见最美的风景。这样的日子,真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