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卅七】告别县城归返市井烟火

(2025-10-20 09:29:06)
标签:

自传

纪实

分类: 讲故事
    告别县城归返市井烟火……2010年末,我回归市区。——早在2007年初,我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市中心区繁华的地段购置一套123.53平方米的房子。当时我尚未退休,在我没有回来住的三年里装璜好将屋子拾掇得敞亮温馨,家电家具一应俱全,我同意老父亲带继母来享清福。那三年,我总听父亲念叨:"新房的窗户朝南,上午的太阳晒得人暖烘烘的。"想象着他坐在阳台上,白发被镀上一层金边的模样,我便觉得值当。索性把主卧收拾成他的"专属领地",想着女儿女婿都在浙江发展得稳当,将来若想换地方住,这间房随时能成为父亲的"避风港"。毕竟,八十多岁的老人,这一生吃过太多苦,如今该享享清福了。

   当我真正拖着行李箱推开自己家门时,熟悉的压迫感扑面而来。继母仍保持着我童年记忆里的姿态——腰板挺直,语气强硬,仿佛这方天地天生该由她主宰。我这才知道,原来在她早把父亲的两套房产"规划"好了:趁老爷子身体硬朗,将二套房分别过户给她所生的两个儿子了,每人一套……她带着父亲直接来了我家!望着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突然读懂了她未说出口的算计:怕日后我们这些"前头子女"争家产。继母理直气壮的告诉我,这套房子我和你爸住着习惯了,你回县城或去你女儿那儿吧。"继母倚在沙发上,手指敲着茶几,你那间次卧她的两个孙女有时会来休息。"我望着客厅里父亲局促的身影——他试图拦住继母,却被轻轻推开,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歉疚。胸口涌上一股酸涩,却终究被我压了下去。我笑着对继母说:"妈,您和我爸愿意住这儿,我会象尊重我爸一样尊重你。欢迎;若嫌不自在,尽管回自己家。这房子是我的,住与不住,我说了算。"

    后来,父亲跟着继母去了我大弟田雨(我同胞弟弟)家。田雨那套空房正赶上快拆迁。父亲和她(父亲离休老干部,继母副高退休教师)收入在我们这里还算较高的,为什么自己的房不住?老是惦记着我们前面孩子的?郁闷!〔后来我大弟田雷房子拆迁,继母又用自己所生的儿子名买了房〕。我望着空荡荡的卧室,衣柜里还挂着父亲常穿的那件藏青色羽绒服,床头柜上摆着他最爱喝的龙井茶。原来最痛的从来不是争吵,而是明知对方有更好的选择,却偏要挤进你的生活,还要用"孝道"的名义绑架你的善意。

   有天去看父亲,他悄悄拉住我的手:"岚子,爸知道你委屈。可你妈她……年纪大了,就爱“护犊子”操心这些。"我望着他爬满皱纹的脸,突然想起儿时他背着我过积水的巷子……原来亲情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算计,而是即便被误解,仍会偷偷为你保留一份温柔。这些年渐渐明白,人生就像握在手里的沙,攥得越紧,流失得越快。那些对你刻薄的人,本就不欠你温柔;你攒下的学识与能力,才是行走世间的底气;你真心相待的人,未必会以同样的温度回应你——看透这些,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学会放过自己。亲人终究只有一世的缘分,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所以对于父亲,我依然愿意听他唠叨家长里短,在节假日接他出来玩几天,看他捧着我泡的茶,眼里泛起孩童般的光。终于懂了那些曾让我困惑的道理:不必苛求每件事都有圆满的结果,无过便是功;不必因他人的情绪乱了自己的节奏,宽容是美德,但容忍无知需要智慧;更不必执着于留住所有温暖,就像指缝间的阳光,温暖美好,却注定无法紧握。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学会与自己和解——接受亲情的复杂,理解人性的局限,在岁月的长河里,守住内心的那片澄明。

    生命中的许多相遇,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馈赠。有人来了又走,有人留了又散,2017年深秋,90岁的父亲寿终正寝。"窗外的梧桐叶簌簌落下,我忽然想起2007年初装修时,父亲站在毛坯房里对着阳光的方向比划的模样。原来有些爱,从来不需要说出口;有些牵挂,会穿越时光的尘埃,落在最温暖的角落。只要每个清晨醒来还能看见窗外的阳光,便是最好的安排。做平常事,当平凡人,以一颗从容心走过四季更迭,或许这就是岁月教给我的,守着一颗通透的心,在烟火人间,把平凡的日子过出温润的光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