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契合
(2023-05-20 15:52:12)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可用12字加以概括。即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在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第一次对科学家精神做出了全面概括。
科学家精神代表了科技界的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科学家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素和核心,二者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具有很多共通和契合之处,这为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学理审度,奠定了二者融合的逻辑基础,有利于实现二者的创新发展和良性互动。
一、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理论契合
1.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方向上相契合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被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爱国精神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首要特质,创新精神、求实精神是新时代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动力,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社会关系层面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了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可见,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不同领域内规范社会行为、被公众接受的价值标准,能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因此,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具有共同性,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
2.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相契合
科学家精神是在特定时代、特定场域孕育形成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准则和取向相契合,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倡导”,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场域内的具体化表达,其个性特质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家精神的思想来源,科学家精神的思想提炼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基础,并在其指引下不断实践和发展,二者相互耦合映射出时代精神的发展方向,反映了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二、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实践契合
1.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路径上相契合
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实践,都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理念。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决定主体价值观的生成、发展和指向,而实践性是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明的特征。培育和践行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价值准则建立的过程,需要通过某种过程和方法来进行实践,即实现路径。弘扬科学家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作,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融于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和精神文明创建实践中,二者在方向上的一致性和内容上的契合性决定它们在实现路径上必然存在契合之处。
2.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载体上相契合
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具有指导意义,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引领作用,使人接受并转化为内在的心理感知和适应,内化为人的精神追求。而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开发和利用不同载体,承载、宣传和弘扬道德准则、自律公约、作风和学风等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培育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科学家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区域内的表现形式,二者必然在载体本身的内涵与外延上相互关联,在载体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上相互贯通,在载体的运用方式与创设类型上相互耦合。加之科学家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路径契合,使得二者在融合载体上也具有契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