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军:蚂蚁金服V.S.滴滴打车 谁才是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2016-05-16 13:26:20)
标签:

saif

saif金融e沙龙

高金

钱军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一键打开、输入目的地、静候车来,打车软件就是如此地方便快捷,再也不用“风里雨里默默守候在原地”只为等一辆出租车。在今天,无论是滴滴打车、快的打车还是Uber,打车软件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出行的重要工具。

伴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这些打车软件的估值也不断攀升,以滴滴打车为例,随着最近苹果公司1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其估值规模已接近达200亿美元左右。然而,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开放性商业模式,两年烧掉15亿的滴滴打车未来真的能盈利吗?他们在“共享经济”的路上又能走多远?

2016年5月5日,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携手中信出版集团,共同举办了“SAIF金融E沙龙——新金融的崛起:从互联网金融到共享金融”活动,特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SAIF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以及北京网信众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宏生、锋之行汽车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燕两位SAIF校友,由解读姚余栋、杨涛共同主编的《共享金融:金融新业态》一书开始,就共享金融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式、实践运用、政策环境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讨。

钱军教授首先阐述了自己对于共享经济和金融的理解,指出其核心在于“让更多人参与”,如果一个经济体里的绝大多数人和企业不能参与主流的经济活动中,或是只有少数人在享受技术革命的好处,那么这个经济体的发展是有问题和瓶颈的。扶贫的目的也是让低收入群体拿钱做事,一起参与到经济体的发展中。他指出合理配置资源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共享金融的两个要素。

“由于传统金融体系在将资本传导至实体经济的过程中的诸多缺陷和问题,而共享金融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既能够解决实体经济的一些问题,又可能降低家庭或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这一行业在中国的需求非常大,其发展也是如火如荼。”钱军教授指出,传统的金融中介,比如银行,有内生的脆弱性、流动风险和道德风险,为了追求利益不可能避免危机。

但互联网金融,尤其是融资平台也同样存在着风险。这时,控制风险就成为了共享金融的重中之重。对此,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示,共享金融不应只局限于供需端的固定收益,出资方和资金使用方也都应该承担相应的风险。

除此以外,外部的把控力量也很重要。钱军教授强调,要使互联网金融体系真正得以完善,还需要建立为之服务的整套基础设施,如健全的法律法规、合理的税收制度,以及征信体系和监管体系。

那么,如果内、外部系统都能够日益完善,是否所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都能成为“风口的猪”呢?这一阵“风”,又能吹多久呢?对于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未来,钱军教授提出了他自己的展望,发言中,他将滴滴打车、Uber为代表的开放性平台和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封闭式平台放在一起,一窥互联网金融的未来趋势。

在钱军教授看来,封闭式平台较开放性平台在目前中国的大环境中更具生存和发展优势。他表示,类似滴滴这样的开放性服务平台虽然目前估值很高,但盈利模式尚未完全确立;而大部分的开放型的投融资平台在信息和风控体系方面缺乏优势,未来难以有进一步发展。而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封闭式平台则不同,“供应链和产业链形成闭环,在这个闭环内有核心企业,能获得非常完整的信息。”钱军教授认为,信息的完整性、强有力的风控能力、良好的信誉都成为封闭式平台未来发展的巨大优势。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的观点与钱军教授不谋而合,他提出,共享金融的核心,应该是“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其基本理念是从技术上使越来越多的人在金融发展中获得共享、共赢的格局,以制度层面的规则确保技术更新带来的变化持续下去,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

杨涛指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和移动支付代表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技术改变了组织形式、产品形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法律或是非正式的制度规则。比如法律层面上,滴滴打车、Uber的新模式必然面临新旧制度之间的矛盾、摩擦,非正式制度则包括了金融文化、金融软环境等。他认为,从技术跟制度的不同视角出发,有助于进一步实现理想当中的共享金融模式。

谈及金融“去中心、去中介”的概念,杨涛强调,这两者需要进一步甄别。金融中心指的是无形的权利中心和有形的地理中心。金融中介的出现远远早于中心,它能够部分解决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风险控制等问题。能否去掉中介,取决于脱离中介的技术和模式可否对上述问题带来根本性变革。

对于未来金融市场的格局发展,杨涛总结了四种趋势:
一、弱中心改革,传统金融中介为代表的竞争格局下,中心的地位越来越弱;
二、新中心化的改造,传统金融组织中心的地位在不断加强;
三、新型金融组织为了提升效率进行的准去中心化的创新,BAT就是典型的新型中介;
四、新型金融模式的完全去中心化改造,为挑战权威形成各种各样分布式机制。

在此后的圆桌会议环节,嘉宾们还就众筹平台、区块链金融、电子货币和比特币在未来开放式共享金融体系中扮演的角色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为互联网金融的现状把脉,也为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建言献策。

欲第一时间了解钱军教授更多、更新的观点,请关注微信号:love_saif,每天获取第一手观点资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