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4-15:淀山湖

(2023-04-16 10:31:34)
       去淀山湖是一次集体活动,说实话像以往一样,哪怕是早上出发之前,我都想着:要不要自己假装睡过一次,然后就不参加?奈何已经提前和家属打过招呼,而她也积极地准备早上送我去50多公里之外的园区,然后自己继续去洗个澡。大概这就是两个人的好处,你把自己的目标定好,然后讲出去,其实可以获得一个外部的监督体系,那么我可不可以在其他事情上也应用类似的原理?
       对了,最后还是按时出发,我开车去张江,带着家属去吃了一个早饭,东西不多,不过发生了一小插曲:大概一向杨大胆的媳妇儿也是到了新的环境,在拿勺子的时候一下子把盒子带到了地下,然后叮铃咣铛的声音回荡在餐厅里,我自己觉得有点儿局促,现在想想,自己其实并没有好好的呵护媳妇儿,大概在内心深处也没有完全走出担心个人丢脸的困境,因为之后,我坐上班车,媳妇儿开车在园区,我还担心她走错路,担心她超速,而之所以担心,也并不是从媳妇儿的角度考虑,而是担心自己,或者受到惩罚,或者是丢脸,我一直觉得自己责任意识很强,但现在想想,内心深处还是优先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丢脸,自己的形象会不会受到损害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其实并没有长大,至少没有那种坦然的承担责任,承受错误的行动和意识。之后在车上,我慢慢的放下自己担心的心,也是意识到:也许我需要经历怎么一两次违规的行为,然后才能真正的放下。其实我来到上海,也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守规矩的人,在大城市可能更合适,但在我的内心又有那种冒险的冲动和墨守的不敢,大概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难得吧?但换个角度来看,到了一定年龄做到了这一项,那么之前呢?到底是先从心所欲还是一直不逾矩呢?以孔子到哪儿都要问一问的特点,估计就是先从心所欲,使劲儿地去做,毕竟规矩这个东西,是需要碰撞的。而如果是靠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从而达到不逾矩,那么最后是不是就丧失了最基本的积极主动性?毕竟在不逾矩的背后,是孔子的阳这一个面,积极主动。
       路上比较堵,大概大家都是要赶着春光去晒太阳,预计一个小时的车程,最后大概走了一个小时50分钟。到了纪念馆,拍照、参观,之后是野餐。我再一次起到了那种退堂鼓的角色:一个是在心里想着提前跑;一个是想着早点儿回。不过后来还是觉得需要参加完完整的活动,于是也就去了野餐地,人很多,我们的装备有点儿简陋,只有一次性的餐布,没有帐篷、没有天幕、没有烧烤炉之类,不过其实体验还是不错的,看到了小孩子的新鲜玩具、自己也和同事们一起玩儿了一会儿最近很火的飞盘、之后也在湖边溜达了大概4公里,,听到了机车的轰鸣等等。回来的路,依然比较堵,大概是用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晚上开车把两个同事送回了家,也算车的一次突破,载了我的同事。
     回来八点多,整个人比较累,睡了。很多事儿,还是得先做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3-4-14
后一篇:2023-4-1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