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14:287/500
(2022-07-14 19:09:57)
1)昨天回去,是一种半失控的状态,先是买了虾仁和杏鲍菇凉菜,结果吃完了,发现自己还是饿,于是下去买了花生、买了无糖可乐、买了一包面包,三下五除二把它们都吃完了,最后还喝了蛋白饮。今天早上的体重自然是再次的上升,直接涨了一公斤。大概这就是我健身现在的难度: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吃多少,也不知道情绪性暴饮暴食啥时候会来,甚至是吃的时候根本停不下来,而且似乎吃完以后自己会比吃得少休息的更好。早上起来,先去运动,然后回来洗澡。听到了王明军的课,第一个注意到的是他和张浩翔老师都提到了每天练声需要一个半小时;第二个就是需要练习耳朵的敏感度。于是我想到了,其实如果你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真的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比如我的健身,我可能觉得自己已经不错了:深蹲重量可以,身材好像也有肌肉,但如果我要追求更高的要求呢?如果我要重新塑造自己的习惯呢?如果我要真正的做到科学的饮食而不是暴饮暴食呢?其实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止,还有我最近在做复合材料的课件,哪怕是简单的背景部分,我发现其实如果想要做好就很难:你得积累大量的材料,你得比对他们,你得去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把他们组织起来,你得甄选材料等等。而这里面涉及的知识、数据其实更多。想到自己看的那门课程,自己现在折回来再想,里面不仅仅有制造基础、材料基础、力学基础,还有大量的研究、规范等等,我真的把它消化了吗?我把它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工作中了吗?想到大学和后来,似乎真的就是一种集邮式样感觉,单纯修够学分看过多少书就行了,而不是把它们理解透彻。对于现在的我,其实所从事的也不过是结构,那么与其看那么多,应该就把金属和复材结构的课程看透,里面的技术工具灵活使用,然后把相关的规范整理好,最重要的是把它们应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这可能比你买很多书、向着远方更重要。其实如果你对事情有了高要求,那么你就会发现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那么你就会减少自己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的欲望,而是专注把少数的几件事情做好。对于我,是啥?健身与生活?阅读与写作?结构相关工程与研究?我能把它们做好吗?还是我会习惯的比较,总觉得需要比别人强?我专注于自己的事儿了吗?我专注于自己的成长了吗?
2)继续做PPT,资料很多,书籍很多,但关键是怎么整理成你自己需要的东西?怎么用来解决你具体的问题?这个才是关键,当然,我也在想他到底有没有用,是不是又是一次浪费时间然后没人看,没人用?就像自己写的很多规范?所以,要自己确定从中得到什么,哪怕仅仅是发现自己地不足,然后有个基础的模板,持续的去完善这个东西,这个课程,,让自己真正理解其中的所有东西。
3)晚上运动,看到路过的人,想到最近很多人怀孕准备生子,自己好像没排上队伍,有些事情,顺其自然吧。如果真的没有缘,那么也就算了。当然,也侧面发映出自己很多事情都是滞后于人的,那么就接受吧,包括自己负的债务,等等,都需要时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