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31:243/500
(2022-05-31 22:36:53)
1)早上起来,还算正常,先是继续改了论文,基本上把第一章节改了,而且想到了以往的思路,也算是基本上扭转过来了,不是一个混乱的拼凑,而是一个突出自己特点的论文。当然后面还是有很多难点需要把它总结和做一些数据分析,不过整体来说,思路是正确的:不用强行的把别人的东西拿到自己这边来,只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就可以,这样哪怕仅仅是推动了一些也是有自己东西的。突然想到,第一次参评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傅就和我提到过这个问题,可是我好像没有当回事儿,大概那个时候内心里觉得自己还是配不上高工的职称吧。此后三年,似乎也就是在事后懊悔过一些,然后论文不该,小论文不发,于是一而再再而三,直到今年是第四次,这次我觉得自己配得上吗?或者哪怕是配不上,我能积极主动地准备,然后让自己配得上吗?
好的产品,影响更多的人,身体本身的美,通透的理解社会并让他更美,以家庭为单位让社会更加美好等等,其实很多时候,我的底层几乎是做出产品和榜样,让社会更加美好。我意识到这些我缺失的底层追求了吗?我有持续的实现他们吗?我是不是总是犹豫徘徊,而不是一如既往坚持,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二十年如一日的追求?
立足生活、工作、读书奔着让社会更加美好的方向持续努力,影响更多的人一起干这事儿,我想这是我现在想要追求的底层,当然可能还可以深挖,但先从这个方向开始追求,让自己不迷茫。
2)之后去采集核酸,拿了快递,回来的时候整个人有点儿不在状态,吃了东西之后还是想吃,吃着吃着,受到了解封可以自由外出的消息,于是突然有点儿手足无措,开启了一天的漫无目的的的吃东西模式,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吃,是为了开心庆祝?是为了清理库存?等等。反正就是基本上能吃的都吃了,而且是那种从早到晚的吃,是一种彻底的放纵,当然,现在也不是后悔,毕竟后悔好像也没啥作用,大概更多的想的是为什么?有一个隐隐的声音:解封了?然后呢?好像也没有什么变化,账单要还,一笔贷款快要到期还得想办法周转,自己的工作好像也不是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自己赚的钱好像也不够等等。反正就这样,吃着东西,颓废或者害怕着过了自己黎明前的今天。中午的时候吃的太撑了,下去散步,顺便享受了一下不用登记不用拿通行证出门的自由。然后回来,睡了午觉,结果发现自己记错了时间,错过了大部分的党课时间,实在是尴尬。下午依然是找不到状态,好不容易坐在电脑前,写下了自己现在的任务以及计划完成的时间,然后就是自己四十岁之前想要达到的状态。说实话,我现在也不知道达到这些到底是一种看得见东西还是一种强迫,似乎更像是一个人的臆想,因为我不知道底层的追求是什么?比如我觉得职场上,追求个职称,追求个学位;健身上,追求个系统,追求个坚持,追求个可以教人;比如也有思想上的电影和艺术,哲学,历史和写东西,法律政治等,当然也包含家的物理(居家维修和小花园打造),家的经济,家的软技能等等。但我不知道这背后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是为了下一代?是为了自己过得开心?是为了整个家庭?其实这才是我比较大的问题,我不知道自己的所有这些做的东西到底为了什么?而仅仅是通过自己所做的事儿试图不让自己寂寞无聊。而这也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在我忙碌的背后,其实欠缺一个底层的宏大的愿景或者理想。这个东西不管是物质的也好还是精神的也好,其实我没有。比如说,我就是纯粹一点儿,追求今天,追求名利,那也算,但我是没有的。而对于高尚的方面,更像是自己拿来标榜的,而不是自己实际所追求的。所以,对于自己我一直在追问的是看的见的水面上的冰山,而底下大部分的东西,我都没有看到或者根本就没有追问过。
1)对于职称或者学位,我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吗?其实上午听到一个阿姨说自己在做一个保洁,三小时两千,我震惊了,这收入比我们高很多。而似乎我们的行业也根本就不是那种可以赚很多钱的行业。如果说追求权利,似乎我自己也是一直对领导持有一种警惕的态度。那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生活,当然有一部分,毕竟它是我的主要收入来源;想到自己来到这里,有一种想要让更多人坐上飞机,那么在我心里其实有追求更好的工程,更好地产品的念头。而自己之所以追求职称,追求一个学位,除了自己会感觉很牛以外,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工程,更好地影响周围的人一起把产品做好。其实这就是我的追求。我觉得自己能够往大了造出一个好的产品,往小了自己做一些精致小玩具,就很开心。当然了,我也一直觉得自己从小缺乏工程熏陶,后期也是犹犹豫豫,没有积累。于是做什么事儿,总是很急躁,想的很美好,最后就成了一个粗糙的产品,而且自己也不去继续打磨,总想着寻找下一个自己一定要做好的东西,而不是把现有的东西变得更好。于是就欠缺了深度,欠缺了一种精致。所以,职场上,我到底追求什么?是更多的事儿,还是一些更加精致的东西?我持续向这个方向努力了吗?理论和工具上,我是不是盲目的追求新,而不是把一个东西一本书学好学透?自己的产出上是不是盲目的追求更多的事儿,而不是把有限的东西做好透做到别人都得过来问你?想到了我们的一个海外专家,当然很多都会,但可以用Patran模拟各种问题,我想这就是一种专精,我呢?是不是试图写很多文件?是不是试图读好几个论文方向?是不是试图同时掌握好几个软件?想到吴军老师的做减法,其实现在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我需要聚焦,需要做减法,需要的是一种专业的打磨,为的是更好地产品,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己的专业,哪怕它不够炫酷,但自己要做到门儿清:从基础到前沿,从理论到应用。
2)对于健身和饮食,我到底追求什么?想到自己身上的暴饮暴食的问题,想到了自己那种“至少死的时候很脆”的健身观以及实际训练的时候很小心翼翼怕的要死的矛盾状态,想到了自己和媳妇儿宣言的:健身不就是为了可以吃的更多,可以吃更多的垃圾食品吗?就像今天,陷入了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过去我是为了减肥开始健身,后来也是因为拍婚纱以及最近的媳妇儿管制而再一次刷脂肪,但我底层是什么?有对健身热爱吗?还是单纯的习惯了?好几次我走在路上,问自己:健身本身可以是一种意义和追求吗?良好的体态和活动性本身能成为一种意义吗?我浅薄的羡慕过希腊式样的美好和浪漫,却没有想过,打磨身体,保持一种克制的饮食本身就是一种美,就是一种有价值的追求呢?是我觉得自己丑,配不上吗?还是自己觉得自己达不到那个状态?甚至偶尔也会在想会不会自己成为传说中的有了肌肉,萎了自己的样子?肉体的线条,活动度的灵活,简单节制的饮食,难道这些本身不能成为一种价值追求吗?我敢不敢去追求这些?而当我有了这些,难道本身不就是在给社会贡献一种美,贡献一种简单吗?
3)对于读书呢?看起来算是一个精神上的追求了吧?但从我杂乱的图书来看,我知道自己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吗?图的是什么吗?我想过
问题吗?确实在过去的岁月里书里的那些人物在不同的阶段给了我不同的力量,但总的来说,我知道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吗?还是无形中受社会的影响,灌输以及花费了很多精力和金钱在那些诸如管理,诸如成功学的实用技能上?于是不停的规划,于是不停地购买新奇的但是又很社会的书,其实这背后难道不是一种读书不知道目标所以表现出来的一种急躁吗?我有时候会觉得很多人在找人问问题之前不想想合适不,那我对于买书,是不是也是因为一种盲目和急躁,不知道自己读书到底能获得什么,到底有什么目的,所以什么事儿都想着去买书,结果往往是买了之后就束之高阁,后来也就扔掉或者廉价的通过多抓鱼清理掉。可我始终没有思考过读书这件事儿本身:他能给我什么?我期望从中得到什么?我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而我的输出写东西又是为了什么?我想过这些问题吗?
4)那对于家呢?这个我生活了三十多年,似乎很长时间都用来逃脱,然后有自己在一年前才组建的事物,我对他的理解又是什么?我对他的期望又是什么?还是仅仅是一种岁数到了或者周围的人都结婚了。更甚者,今天我真正的接受家这个概念了吗?还是拿着一张结婚证,继续自己的单身生活?家,可以给我带来什么?我又可以给家什么?以家为单位,我有能给社会贡献什么?其实关于家,我仅仅是一个忽视的阶段,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在这个抽象的背后,其实是有很多层含义,而且是一个需要自己定义的事物。
后一篇:2022-6-1:2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