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1:244/500
(2022-06-01 20:31:30)
1)新的一个月,上海今天全面解封,昨天晚上是没打算熬夜庆祝的,不过后来的结果是:白天我吃的太多,结果自己也睡不着,于是决定开始写博客,后来也大概写了3000多子,主要是围绕着自己规划职称、学位、健身等等背后缺乏价值追求来展开的,而因为没有价值追求,所以很容易怀疑自己做的事情的价值和意义,于是也就容易出现昨天那种周期性的无聊空虚之后的暴饮暴食。而当我写出来以后,我觉得以后可以从这些抽象的方面去引导自己,当然昨天我想到的其实就是美好:工作上做出美好的产品,身体上追求饮食的简单之美,躯体上运动之美,思想上也是追求一种美好的愿望,家庭也主要是为了以家庭为单位让社会和周围更加美好。今天当我在刷牙的时候,我想到一个问题:真善美的关系是什么?真的可以单一的追求美吗?于是我有一种类比的思路:真善美有点儿像美国的三权分立,其实他们也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也就是说:我不仅仅要追求,还要求真,还要求善。比如有一些美是凄美,如果你没有善良,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极端;比如我的读书,到底是从里面寻找美,还是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社会,求真?如果我仅仅有一种生活的乌托邦,那么当我面对生活里的美好,会不会就崩溃掉?所以,求美是一个很好的追求,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追求,而是追求真善美。当然,这里的进步其实是:我意识到这些很容易说出来的抽象词汇,其实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并不知道或者理解,仅仅是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没有真正的把它当回事儿,也没有真正的在生活中去有意识的追求。我不知道到底人生追求什么,不过这种从具体的事情,转向其背后的真善美的抽象层面,我想这也算是我的一个进步。
2)上午继续改论文
,现在其实还处在过去东西的重新整理阶段,真正的难点部分,新写的部分,还需要自己尽快的进入,明天争取把过去的部分重新组合,然后反复修改,接着就需要进入关键的新加部分也是自己最有特点的部分。回顾到自己过去浑浑噩噩的答辩的三次,每次我都有认真的准备吗?我自己能够把自己说服吗?包括我很多事情,我有认真的去做吗?还是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今天看一本书,里面提到了降低期望,我突然意识到,我不自觉地降低的是要求而不是期望。降低要求往往意味着自己会以一种打折的自己可以做的到的态度去做事情,而不是一种突破的状态。而每一次降低
要求,可能事情你做完了,但你的进步呢?所以当我回顾自己过往的规规范等技术文件,想的很好,最后出来效果一般,为什么?因为我降低了要求,所以错失了成长。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呢?我应该降低做一件事情给我带来的改变或者名利的期望以及失败之后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后者往往埋藏于内心),而绝不能降低把事情做好的要求。
3)做完论文,之后做了一会儿复查的工作,因为昨天吃了很多东西,不是很饿,先睡了一会儿,然后外出:一个命令,封了两个月,一个公告,路上马上就是熙熙攘攘。我看到了很多人围在奶茶店、炸货店(包含KFC和麦当劳)之前,然后迫不及待的在旁边的花坛的边沿坐下,享受久久没有吃到的美食。很奇怪,回来的时候看到有人说晕车,我说:我可能晕人了。
4)吃过饭,打扫了一会儿屋子,之后开始画规范里面的图,其实事情就是在做的过程中,逐渐找到更好地方式。关键是仿佛的做。
5)晚上继续运动,想到自己现在的事儿,我有每天全身心的投入去做吗?
6)今天翻看完两本书:《65种微习惯》《跟动物交换身体》。前一本书让我思考很多,比如充电和放电的比喻,我想到自己时不时的暴饮暴食,其实就是在放电,那么当我情绪陷入崩溃的时候,我能做一些充电行为吗?我应该列出自己的充电行为和放电行为列表。后一本书,就是为了看图,觉得好玩儿
后一篇:2022-6-2:24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