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语文组林芳芳老师公开课
| 分类: 校本培训活动语文组记录 |
平阳育英体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教研组:语文组
|
项目名称 |
公开课 |
项目负责人 |
肖小丽 |
|
|
活动时间 |
2022.5.10 |
活动地点 |
四(1) |
|
|
活动主题 |
《囊萤夜读》 |
主讲(主持)人 |
林芳芳 |
|
|
参加对象 及参与率 |
语文组全员到齐 |
申请学时 |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重视诵读 首先让学生练习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朗读文言文,既要注意标点符号之间的停顿,也要注意句子间的停顿,尝试断句。在难读的句子后面作记号,然后让学生一一汇报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再通过范读、听读、跟读、引读、自由练读、齐读等方式,使学生逐步恰当处理长句的适当停顿。根据对意思的理解,确定怎样停顿,指导孩子们读出韵味。 2、授之以渔 要学好文言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词语是关键。本堂课,老师重点传授给孩子们运用借助注释、扩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拓展阅读 最后拓展阅读方面,给学生一些关于勤奋读书的故事,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古时候一些伟人的刻苦读书的精神,我们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应该怎样去读书学习。 以下是组员针对本次教学的点评: 刘笑老师:1朗读充分。 2.学生对难理解的语句有自己的思考。 白婷婷老师 1.林老师在这堂课中,做到了授人与渔,教会了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习古文。 2.课文延申部分引发学生联想,自主学习。 3.对课文的把握精准,特别是“囊”“萤火以照书”。 陈春新老师 1.课堂中朗读较为充分,内容结合注释,结合生活,逐字逐句的分析透彻,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本课内容。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过多地占有课堂时间,不敢放手给学生,没把学生地主体地位体现出来。 肖小丽老师 1.学生课堂表现活跃,发言积极。老师教法自然。 2.课堂思路清晰。但多个环节重复,内容反复,教案上还需精简。 3.教师要在教学知识点上再下功夫,易读错地要反复求证。 4.在讲课过程中口语,常用语频繁,望改正。 |
|||
|
活动反思与建议 |
1.上课过程中有点紧张,个别地方过渡还不够自然。 2.在课堂中没有给与学生足够地时间思考,总怕学生解决不了问题。 3.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以后多注意。 4.口语比较多。 通过这次开课学习更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对于不足的地方多多改进,学习。 |
|||
|
过程确认 |
教研组长签字:肖小丽
|
|||
说明:活动发生两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学习古文
《囊萤夜读》讲的是晋朝人车胤勤奋好学,利用萤火虫来照明读书的故事。故事浅显易懂,给人的教育意义却十分深刻。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他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但是文言文毕竟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教法不可能和现代文教法等同,怎样的文言文教学才能更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呢?林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一课。
课堂上老师的状态自然大方,学生刚开始回答问题放不开,游戏环节后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思维也活跃了很多!课堂上适当做个小游戏,调节一下课堂氛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让学生练习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朗读文言文,既要注意标点符号之间的停顿,也要注意句子间的停顿,尝试断句。再通过范读、听读、跟读、引读、自由练读、齐读等方式,使学生逐步恰当处理长句的适当停顿。根据对意思的理解,确定怎样停顿,指导孩子们读出韵味。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文中之情,读中想象文中之景,读中感悟文中之道,学生再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感知每句话的意思。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享受祖国古代汉语的神韵。
要学好文言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理解词语是关键。本堂课,老师重点传授给孩子们运用借助注释、扩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如《囊萤夜读》中的“囊”,是口袋的意思;但此意思带入文中,讲不通。按照视代汉语的专达习惯,需要加一个动作的词语,变成“用口袋装”。就通顺了。如此既积累了四字成语,又在积累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巧!
最后拓展阅读方面,给学生一些关于勤奋读书的故事,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后初中的老师和语文组全体成员对这节课进行了集体评课。
共同探讨在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和状态,共同学习努力。
总之,要想教好文言文,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择科学精致的教学策略,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授学生以“渔”,使其乐学、会学。同时在教学中,侧重于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进行审美教育;侧重于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享受祖国古代汉语的神韵:侧重于感悟,能用自己的话对整体内容进行正确、清楚、连贯的表达,能由故事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能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我们就会渐渐发现:原来,教好文言文并不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