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追求,成就辉煌人生(686)
(2022-06-29 07:47:31)分类: 思想驿站 |
不懈追求,成就辉煌人生(686)
一、追求教育理想,以激情面对工作
教育理想是教师对教育发展的一种预期和设想。任何有成就的教育家,都在追求自己崇高的教育理想。众所周知,理想是人的奋斗目标,是人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在教育理想的支配下,政治教师会充满激情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会激发出无穷无尽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会发挥出难以置信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活力。有教育理想的政治教师,无论时间多么不足,无论精力多么有限,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困难多么巨大,无论环境多么糟糕,无论现实多么严峻,都会矢志不移地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目前,一些政治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教学工作缺少热情,更缺少激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工作进取心不强,工作责任心不高,干劲不足,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等等,这都与缺少教育理想有关。因此,有追求的政治教师,就要努力追求教育理想。
二、追求教育自由,以活力面对工作
教育自由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自由,它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家都对教育自由有着执着的追求。这种教育自由主要是:第一,思想自由。包括教师的思想自由和学生的思想自由两个方面。思想自由是教师教育智慧和教育创造力的源泉。一个缺乏思想自由的政治教师,不可能有创新的意识,也不可能有创新的能力,也就不可能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思想自由是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学生如果缺少思想自由,思维就不会活跃,甚至会思想僵化,就会缺少创新的欲望和冲动,也就难以真正成才。第二,教学自由。教学工作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它要求政治教师具有较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缺乏教学自由,就会束缚政治教师的思想和手脚,压抑教师的积极性,政治教师就只能被动地、机械地应付自己的工作,其创造性就不可能得到发挥。可见,政治教师应该积极追求教学自由,积极争取教学自主权,积极摆脱那些陈旧的、落后的、不科学的、不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力求自主地安排教学环节,自主地设计教学活动,自主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第三,学习自由。目前,学生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学习自由。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严密控制下学习,教师机械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难以落到实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自由、丧失了自己支配时间的自由,丧失了自主处理各种学习问题的自由。追求教育自由,政治教师就应该替学生或者和学生一起争取学习自由。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越高,创造力就会越强,生命也就越有活力。有追求的政治教师,就要努力追求教育自由。
三、追求教育民主,以和谐面对工作
民主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它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教育民主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式和理念,它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追求教育民主要求政治教师:第一,实现师生关系民主化。追求教育民主,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民主的作风,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真正改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氛围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一个教师如果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独断专行,惟我独尊,那么课堂教学氛围就会很压抑、很专制,甚至很恐怖。相反,如果教师平易近人,满面春风、循循善诱,平等地对待学生,充分地尊重学生,那么课堂教学气氛就会很愉悦、很活泼、很活跃,也就容易出现民主的的课堂教学氛围。第三,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追求教育民主,要求教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使教育教学过程具有民主的意蕴,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享有教育资源的机会。
四、追求教育个性,以快乐面对工作
教育个性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或与众不同的做法。教育个性是教育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享受教育快乐与幸福的重要前提。教育家都有着鲜明而独特的教育个性,这种教育个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个性化的教育思想。有教育个性的政治教师,绝不会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他们往往会有自己独立的、独特的思想,发出自己的教育教学言论,提出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建议,并且具有独特的教育信条和教育信念,有的甚至还能提出独特的教育学说或教育理论。第二,个性化的教育行为。有教育个性的政治教师,绝不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他们往往有自己新颖独特的做法,能够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或模式,或者是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也或者是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技巧或艺术。有追求的政治教师,就要努力追求教育个性。
五、追求教育智慧,以艺术面对工作
教育智慧是教师娴熟地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刻洞悉、敏锐反应、灵活应对、机智处理、创造性驾驭和规律性把握,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教育家都有着高超的教育智慧,他们在教育学生时不但有很多策略和技巧,而且掌握教育学生的艺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心理问题得到很好地疏导,思想疙瘩被轻松地解开,师生矛盾、生生矛盾、生活矛盾被顺利地化解;他们在课堂教学时能够娴熟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创造性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情境和课堂提问,能够洞悉学生的思维状态,敏锐觉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机智有效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能够机智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等等。有追求的政治教师,就要努力追求教育智慧。
六、追求教育真谛,以本真面对工作
真谛就是指最真实的意义或道理;教育真谛则是指教育最真实的意义或教育最真实的道理。教育真谛到底是什么?许多教育人都在苦苦地追寻。教育家都是教育真谛的执着追求者,并且他们力求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教育的真谛。笔者以为,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学生成人成才,即让学生成为:第一,身心健康的人。现在,从某种程度上说,应试教育仍在肆虐。深受应试教育之害的学生,在身心两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有良知的教师,应该追求教育真谛,自觉摈弃应试教育,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第二,积极进取的人。目前,一些学生厌学现象严重,在厌学的基础上,又表现为“厌生”,精神萎靡不振,在失败面前一蹶不振,缺少昂扬向上的斗志,缺少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教育真谛的教师,善于在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上下功夫,善于在促使学生勇往直前、积极进取上下功夫。第三,知书达理的人。学生绝不单纯是知识的获取者,他们既应该是“知书”的人,更应该是“达理”的人。教师应该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知书达理的人,也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平等待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诚实守信、对他人有礼貌的品学兼优的人。第四,快乐幸福的人。让学生快乐幸福既是教师所追求的教育幸福,是也教师所追求的教育真谛。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幸福教育,精心打造幸福课堂,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和幸福,享受健康成长的快乐和幸福。有追求的政治教师,也要努力追求教育真谛。
七、追求教育幸福,以奉献面对工作
教师的教育幸福从哪里来?一是从奉献中来。奉献使人快乐,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道理。教师全心全意地把聪明才智、青春年华奉献给教育、奉献给学生,必然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家长的支持,得到学生的爱戴,这就必然能够收获奉献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一些教师不愿奉献,自然就很难收获教育幸福。二是从创造中来。创造使人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也就会收获一种幸福感。教育工作看似平常,其实对教师的创造性要求较高。在教育学生时,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在课堂教学时,同样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能够创造性地进行学生管理,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创造性地展开教学过程,就会收获创造的快乐和幸福。三是从教育科研中来。教育科研是比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性更强的工作,因此从事教育科研所收获的教育幸福比教育教学工作会更多,获得的幸福感也更强烈。当前,许多教师普遍缺乏教育幸福感,与缺少教育科研有很大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有追求的政治教师,还要努力追求教育幸福。
总之,有追求的政治教师,就要追求教育理想和自由,追求教育民主和个性,追求教育智慧和真谛以及追求教育幸福。理想带来激情,自由充满活力,民主营造和谐,个性创造快乐,智慧形成艺术,真谛来自本真,幸福源于奉献。不懈追求的教育人生,肯定是光彩夺目的辉煌人生!
后一篇:参与体验的课堂文化建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