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冬的中山公园

(2021-12-10 06:45:32)
标签:

文字加图片

边拍边说

杂谈

边拍边说之十七:

初冬的中山公园

边走边拍的要点和妙处恰恰在于发现和思考。

                            ——题记

青岛中山公园很美它三面环山,南大海,北靠动物园,东傍太平山,西依百花苑。园内树海茫茫,林木繁茂,枝叶葳蕤,花卉繁多,是青岛市区植被景观最有特色的风景区。如果用最简单的文字来概括它的四季景色,可以是:春之樱花,夏之荷花,秋之红叶,冬之虬枝。

春天,樱花是公园景色的主角。建园初期便从日本引进了2万余株樱花树,形成了长1公里、贯通公园南北的樱花长廊。一百多年来,每到春季,白色的樱花竞相开放,蔚为壮观,是青岛人必来的地方。

夏天,公园景色的主角成了荷花公园“小西湖”一到夏天满湖盛开荷花。1995年5月3日,日本下关市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田中满男将“孙文莲”的种子回赠青岛,并亲手栽植在“小西湖”东侧的水塘里。一到夏季,这里的莲与小西湖的荷东西呼应,竞相绽出花的笑脸。提起“孙文莲”,还要说说它的由来。1918年初夏,孙中山先生把辽东半岛普兰店出土的四粒古莲子带到日本,日本古生物学家大贺一郎用植物生理学方法推算出,这些古莲子的寿命已在千年以上。经大贺苦心培育,其中的一粒古莲子终于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被命名为“孙文莲”。

秋季的中山公园,虽不像北京香山那般红透。但银杏树、水杉、红枫、红楠、悬铃木、火炬树樱桃树、桃树、石岩杜鹃、黄栌、白蜡、血皮槭、洋槐、国槐等满树黄叶或红叶与夹杂其中的雪松、黑皮松、柏树、耐冬等常绿树种,组成了色彩斑斓之美。

如果说,中山公园春、夏、秋的景色,代表了它的娟秀、多彩和活力,那么,冬季的景色最能显现它的狂狷洒泼

公园内,随处可见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百年风雨让它们变得虬曲、空灵、苍劲。些高大的落叶乔木,到了冬季,叶落寒中,枝干斜好,展现出狂狷飘逸的神态和男子汉般的雄姿,其万般风情美得实在醉人。这个季节,游人很少,正可以静下心来,从大树的虬曲、空灵苍劲中寻觅或感受一种似乎被人淡忘了的精神。

初冬的中山公园,还拽着秋的衣角不肯松手,菊花尚未开败,市花耐冬正在盛开,红枫依旧红艳,雪松更为青翠。但,众多参天的落叶乔木已经以自己奇特耸劲、豪放朴拙的婆娑树姿,开始成为公园景色的主角而吸引着人的眼球,满足了人对另一种美的饥渴。尤其那些高大的悬铃木、榉树、洋槐、国槐枝上虽还有少许黄叶,枝干、枝桠已显出虬曲多姿之态,狂不羁地向四面伸展,大有狂扫天空之势演绎出生命形态的壮美。国槐和龙爪槐更是寸枝三弯,姿态千万,那些千折百曲,刚柔并济的枝干活脱脱地展现出天之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一种情感的外泄。还有一些高大的乔木,树干、枝干因风吹雷击而扭曲、歪斜甚至折断。公园管理者坚持原生态,绝不修剪,即使倒伏,只要还活着就绝不扶正,任其枝干顺风适形,自然伸展。那些高大的水杉,叶已稀疏,枝干显露,任凭海风怎样狂吹,都改变不了它们笔直挺立,直刺蓝天,傲视一切的身态,彰显出一种宁折不弯,一往无前的气概。水杉的“刚”与那些枝干虬曲的树的“柔”,绝妙的互补,组成了冬季中的刚柔并济之美。这些或刚性十足,或柔中有刚的大树,棵棵形态不凡,豪放洒脱,仰望它们,会让人陡然产生敬畏,腰杆自然挺立。

这些气势不凡的大树,主干刚而分枝柔,刚柔并济,以形写形,百态横生,屈伸飞动,把线条的美,演绎到了极致主干以自己的“刚”,傲然挺立,桠枝以自己的“柔”,轻克凄风;主干朴素,分枝简约,萧疏中潇洒飘逸,意境高远;桠枝,秀雅中神采飞扬,风流倜傥。整棵大树,迎风飘逸,姿纵不傥,放浪形骸,看似形同槁木,却内存生机,是冬季美的基元性组成这些,难道不是一种精神或者一种人格形象的展现吗?

寒冬很快就要来临,残留的枫叶将落尽,耐冬也会收敛笑容,蓄势待发。那些高大的乔木,将以自己粗壮的树干和斜好清秀的枝干婆娑御风,兜雪带雨,与冬的雪,冬的雨,冬的风,绝佳地生成只有冬季才有的清丽美图……

到那时,我再来。

初冬的中山公园

初冬的中山公园

初冬的中山公园

初冬的中山公园

初冬的中山公园

初冬的中山公园
狂扫天空

初冬的中山公园

初冬的中山公园

初冬的中山公园

初冬的中山公园
青岛的市花耐冬

初冬的中山公园

 虬曲

(以上均为手机拍摄)

2021年12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