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国藩做人做事修身家教 |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
古人告诫我们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也总是满怀信心地说:“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很多人在人生的挫折面前,咬紧牙关坚持着,等待自己头顶的天窗打开的一天。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最终都获得了成功。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就是一个擅长坚持的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无论形势如何险恶,始终不退,这种霸蛮的精神,是曾国荃成功的关键。
1862年,曾国荃率湘军陆师、彭玉麟率湘军水师,杀到南京城下。自此以后,曾国荃的吉字营一直扎在南京城下。
曾国荃的眼里,只有打下南京一件事。他认准了,只有这么做,扼住太平天国的喉咙,战争的主动权才能牢牢地掌握在湘军的手中。
对此,曾国藩有不同的看法。当时,太平军到处出击,清军四处危急,曾国藩想调出吉字营打其他地方,暂缓对南京的围攻。所以,曾国藩一直劝曾国荃退兵。
曾国荃不听曾国藩的。他一门心思只想打下南京。即便瘟疫弄得官兵损伤大半,即便大哥苦口婆心几次三番地劝他,他都不管不顾。他要坚持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
事实证明,曾国荃的这一招,确实管用。举个例子说明之。李秀成在围攻吉字营失败后,率兵渡江北上,试图袭扰湘军后方,以迫使曾国荃退兵。
后来,李鸿章猛攻苏州,李秀成为保住老巢,连忙退兵。李鸿章一看不好,立即给曾国藩写信,请曾国藩命曾国荃猛攻南京,把李秀成引开。
得到曾国藩的命令后,曾国荃立即猛攻南京。坐困南京的洪秀全听到炮声,吓尿了,立即命令李秀成渡江南下,保卫首都。
湘军在李秀成渡江的时候,发动袭击,李秀成大军损失大半,元气大伤。
有曾国荃在南京城下,湘军就可以像牵牛一样,扯住绳子,想把牛往哪牵就往哪牵。太平军完全被动,最终失败是必然的。曾国荃的这一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