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的智慧:君子之道,不汲汲于名望

(2016-11-09 22:03:48)
标签:

曾国藩

做人

做事

修身

家教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曾国藩说:“君子之道,不汲汲于名望。”在现代社会,这一点很少有人做到。整个社会都有着急功近利的倾向。真正能够耐得住寂寞,甘愿坐冷板凳,积几十年之功,做好一件事的人,很少见。

梁宏达主讲的《老梁观世界》,其中有一期节目说到了香港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其中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老梁说:“再最后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饶先生的治学态度,和很多人不一样。我们现在有的学问家,写完一本书马上就得出版,抢时间,怕万一别人再研究出来呢,再跟我这撞上呢。”

“饶宗颐先生慢工出细活,他写完一篇文章之后,一个是他写文章过程很慢,慢慢来,各种考据我都弄扎实了,有一点纰漏也不行,我得严谨。有人说这你都写完了,你总可以出版了吧?不,他得最少搁好几年,有的甚至搁十几年几十年再出版。”

“他想什么呢?万一这过程有新东西补充进来呢?咱别丢人,咱把新东西纳进来。再一个我这文章,我要搁他十几年不动,都没有新的成果超越它,这说明我的东西有价值。我再拿出来出版。”

“所以他是这种慢工出细活,一种治学态度。所以他出版的东西,有一个算一个,拿出来都可以称得上经典,所以他的治学态度也很关键,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

从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饶宗颐先生就不是汲汲于名望的人。他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坐板凳,有了学术成就不急于发表,收他十几年几十年再拿出来。不抢学术新阵地,只求自己出版的东西没有任何纰漏。

饶先生的这种修养,是现在很多学者达不到的。很多搞学术的,为了评教授,每年发几十篇文章,质量参差不齐。这就是耐不住寂寞,为了名利放低了要求。

至于我自己,那就更是这样了。我的第一本书现在看来,问题多多。第二本回头看过去,错误总算不太多。为什么会这样呢?无非也就是没把两个东西看淡,一个名,一个利。这个要改,也难。但越到后面,我相信我对自己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的。希望自己也能写出精品吧!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

曾国藩的智慧:君子之道,不汲汲于名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