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的智慧:为人切忌刻薄寡恩

(2016-09-11 08:34:57)
标签:

曾国藩

做人

做事

修身

家教

分类: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需要众多朋友、部下协助。红花虽好,终须绿叶陪衬。刻薄寡恩的人让人不愿接近,很难收获朋友、部下的真心帮助。这对事业的成功大有妨碍。

    商鞅犯此毛病,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崇祯皇帝犯此毛病,更是弄得家国破灭。后来者,不能不以他们为戒,从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做起,克服刻薄寡恩的毛病。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初九的日记中反省道:“小珊(郑敦谨,号小珊)以前和我有矛盾,细细想来都是我不对。”

    “如果我平时以忠信待人,别人怎么会不相信我?如果我平时以礼敬人,别人怎么会对我放肆地说话?而且即便别人有不对的地方,我也犯不着肆口谩骂,暴戾恣睢,完全不顾及自己以及父母的脸面。”

    “这件事,我有三大过错。第一,平时不诚实不恭敬,与朋友相处太轻佻;第二,一语不合,忿怒无礼;第三,产生矛盾后,别人平易待我,我却悍然不近人情。”

    “自己不说恶毒伤人的话,也就没人用忿恨恼怒的话说你。这都不知道,还说什么其他的呢?”

    曾国藩在这里,反省的是待人刻薄的毛病。郑敦谨是曾国藩的老乡、前辈,精通医术,经常为曾国藩家人看病。按理说,曾国藩应该很尊敬他。但是,当时修身功夫做得还很不好的曾国藩却因一语不合,对郑敦谨恶言相向。

    曾国藩所为有失厚道。他父亲得知后,在家信里责备他,请他尽快改过,到郑敦谨家当面认不是。曾国藩的另一位说话比较直的朋友陈源衮(即陈岱云)也当面指出曾国藩的过错。

    在父友的帮助下,曾国藩开始反思自己,于是这就有了上述的那段日记。此后,曾国藩不仅前往郑敦谨家负荆请罪,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力戒待人刻薄的毛病。

    曾国藩日后作出那么大的事业,没有庞大的人脉是做不到的。他的人脉系统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年对待人刻薄的反思。如果曾国藩一直待人刻薄,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才如江河汇海一般投向他的幕府了。曾国藩的这一改变,值得我们学习。

 

更多精彩,请关注学习曾国藩微信公众号:

曾国藩的智慧:为人切忌刻薄寡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