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强人:雪帅彭玉麟》之彭玉麟三请诛杀曾国荃
(2014-03-24 22:05:43)
标签:
曾国藩曾国荃彭玉麟廉洁反贪 |
分类: 晚清强人:雪帅彭玉麟 |
彭玉麟所针对的,不仅仅是胡开泰、谭祖纶这些长江水师中的手下,还包括许多其他的官员,甚至是一些权臣的亲朋戚友。晚清三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亲戚或亲信,都曾有人遭到彭玉麟的指责、弹劾或处决。其中彭玉麟三次请诛曾国荃、斩杀李鸿章堂侄李秋升两个故事,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彭玉麟一直视曾国藩为老师,因此,那个比大小了许多且从军比他晚了许多的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也就成了彭玉麟的九世叔。彭玉麟与曾国荃的最初相识,应该是在江西战场上。当时,彭玉麟统率内湖水师,曾国荃率湘军一部攻打吉安,两人虽然相识但交集并不太多,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矛盾。
彭玉麟与曾国荃交恶的开始,是在曾国荃攻陷安庆之后。1861年9月5日,曾国荃所部湘军陆师攻克安徽省城安庆,开始展开大规模的屠杀。全城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杀死,尸骸尽弃长江中,乱挤成团。当时有两艘英国军舰停泊在江心,尸体围绕在军舰四周,军舰竟无法开航。彭玉麟得知曾国荃所部屠城之后,非常愤慨,致书曾国藩,请求他大义灭亲。
在我国古代,军队破城之后屠城几乎是个惯例。一般而言,主动迎降的城市百姓不会遭到杀戮,守得越久,破城之后百姓被杀的比例就会越大,守了几个月以上的,破城之后百姓几乎都是要被杀光的。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对待九江、安庆、江宁这些久攻不克的城市中的百姓,在破城之后都是几乎杀光的。之前,李续宾所部攻克九江的时候,就曾大规模屠城。彭玉麟当时还作了这样一首诗歌颂此事:“燧道潜通屡破谋,我军水陆用深筹。活围寇垒虽三月,死守浔城已七秋。九派涛红翻战血,一天雨黑洗征裘。直叫殄灭无遗种,尸拥长江水不流。”
从上面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彭玉麟对屠城是持肯定态度的。那为何仅仅过了三年,彭玉麟却反对曾国荃屠城了呢?这其中的原因,第一个应该是曾国荃的这次屠城杀害的无辜百姓过多。第二个,曾国荃所部军纪一直不咋的,在破城之后,除了屠杀平民之外,可能烧杀抢掠的事也没少干。曾国荃干的这些事,超过了彭玉麟的容忍极限,所以,他才会要求曾国藩大义灭亲。当然,曾国藩不可能听他的,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彭玉麟与曾国荃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是在1864年曾国荃所部攻克江宁之后。与攻克安庆之后一样,这次曾国荃又率部大肆屠杀平民,并且烧杀抢掠。彭玉麟得知后,再次致书曾国藩,请求他大义灭亲。当然,曾国藩这次仍然不可能听他。
之后,又发生了所谓的柳寿田事件。柳寿田,最初是曾国藩的亲兵,很受曾国藩器重,后来曾国藩命他去曾国荃部,帮助曾国荃管理军队。接着,曾国藩又将柳寿田调往彭玉麟所统率的湘军水师中。曾国藩此举,有利用柳寿田监视彭玉麟的意味在。曾国藩虽然较为信任彭玉麟,但在政治斗争中,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曾国藩也不得不做此小人之举。
这个柳寿田,自以为自己是曾国藩、曾国荃的亲信,可以在彭玉麟营中为所欲为。他到处散布对彭玉麟不利的消息,其中包括彭玉麟曾两次请曾国藩诛杀曾国荃的事情。柳寿田此举,在湘军水师当中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彭玉麟得知此事后,将柳寿田绑了起来,撤了他的职,并且割掉了他的耳朵,严令他不准再回江宁去找曾国藩、曾国荃。接着,彭玉麟致信曾国藩,再次请求他诛杀曾国荃。
曾国藩得知柳寿田被处置,又收到彭玉麟请求诛杀曾国荃的信后,大为愤怒。他不敢相信,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彭玉麟,居然敢将斗争的矛头对准自己的兄弟。他立马给彭玉麟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他责问彭玉麟为何不经过他允许就擅自将柳寿田撤职,并且割了他的耳朵,又责问他为什么那样对曾国荃看不顺眼,几次三番想诛杀他。曾国藩最后说,自己带了十多年的兵,曾国荃的吉字营有哪些弊病,他难道还不知道吗!
彭玉麟收到曾国藩的回信后,知道事情如果再扩大的话,可能导致他和曾国藩决裂,于是他不再对此事发表意见。此后,他也没有再指责曾国荃。
从彭玉麟三度请求曾国藩诛杀曾国荃这件事可以看出,彭玉麟的秉性是多么的刚直。尽管曾国藩对他有知遇之恩,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曾国荃的判断。在彭玉麟的眼里,只有正义与公理,没有所谓的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