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夹缝中生存的城市小摊贩

(2014-12-09 12:50:08)
标签:

育儿

养老

                                                   

             “你快些挑,待会儿城管就来了!”老刘一边给挑好的顾客过称,一边对正在筐子里挑挑拣拣的中年妇女说。

              已经是下午1时25分。在老刘看来,尽管距离城管上班还得30多分钟,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城管“突然袭击”的情形并不少。

              显然,趁着城管下班就餐的空当做会儿生意,是附近小摊贩们的“共识”。这不,从上午11时50分开始,在西安市北关自强西路路北的一条300多米的人行道上,就陆续摆满了水果摊、童装摊、小日用品摊、烧饼摊,这些摊或在电动三轮上摆着,或就地铺一张塑料纸摆起,原本三米多宽的人行道,很快就只剩下一条“羊肠小道”通行。

 

                    东西没卖完没时间吃饭

               老刘的摊子就架在他的旧式弯把自行车上——一把10两称,后座上一边一个装满沙果的大箩筐,老刘说,这是为了方便跑,要不,车子收了,还得贴200元罚款,就划不来了。

               7月24日晚上,老刘和十多个老乡从老家蓝田用农用车运来几顿沙果,这些沙果都是当地产的水果,一旦成熟了就难以存放。东西晚上运到西安后,一晚上他们只瞌睡了几个小时,天还没亮,就把满车的沙果分了,每人一百来斤,上街贩卖。

               “这不,从凤城五路到这儿,把北边都跑遍了,也才卖了不到一半儿。”老刘蓬着头发、满脸是汗的说,不知怎么,当天各个街道都在搞检查,“一个地方,还没站几分钟,就有城管过来撵了。”

               老刘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家住蓝田玉川。从七八年前来西安卖菜,如今已有一些年头。他说,由于家中地里的活儿不多,为了挣点钱,只好出来,可是年龄大,又没有蛮力,所以只能学着别人卖卖卖菜什么的,“不过卖菜太辛苦,像这样卖水果还好一些。”

               每年夏天的几个月,都是老刘最为忙碌的一段时日,除了隔上几天就要跑回去忙地里的活儿,便是在城里大街小巷的转。近来动辄快40度的高温,常让他有力不能支之感。

               “太热了,你看,出来灌点水,都顾不上喝”。老刘晃晃杯子的水,说,要是能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的卖上几个小时,也不至于这么折腾,“可是城管一来,你不跑不成啊……”。

               由于心里想的都是两筐子沙果,老刘根本顾不上吃饭,因为一天当中,也就是这个时间段能安心卖点东西。不过,看看离城管上班时间近了,老刘还是匆匆推上车走了。

                            

                  78岁老太太“练摊”源于无奈

                 在未央区政法巷,几乎没有几个不认识李老太太的。老人是河南人,嫁到西安已有几十年,由于很早老伴儿就去世,是她一个人辛辛苦苦的将儿女们拉扯大。

                 “我一个月有200多块钱低保,有120块钱的补助,这些钱,每年光取暖费、电费就扣完了,我那还有钱?我不摆个摊,咋能吃的上饭?”李老太太佝偻着上身说。在她后背,汗水已经湿了很大一片。

                 如果不是盛满核桃、哈密瓜和桃子、李子的三轮车就摆在老人面前,真难以将老人和小摊贩联系起来。附近修鞋摊的女老板杨凌(化名)说,老人已经在这个巷子里卖了很多年,平时,除了去胡家庙进货,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政法巷支摊。

                 “隔上几天就去胡家庙或者华清路去进一回货,拉回来,天都还没亮呢。”杨凌说,有时候看着老人为了生计如此,心里也很难过。“老人没医保,前两年人家让补交一万多元就可以补办养老保险,可老人家根本就没这个钱,所以就没办成。”

                  李老太太如今住在老伴生前的单位公房里,虽然除了水电费和暖气费外没什么花费,可是由于两个儿子的家庭都已破裂,子女们的收入都不理想,根本无力照顾她这个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

                  “谁敢借我这个钱(补交养老保险的一万元钱)呢,我又给人家还不起。”李老太太喃喃的说,幸好这些年多亏了摆了这个摊子,才能勉勉强强度日,“每天卖个几十块钱,好了上百块钱,也就是挣个糊口的钱……”

                  由于政法巷里有很多政府机关,路又不宽,李老太太的三轮车通常只在巷子里的小胡同口摆摆,偶尔向大路上的路口挪挪,也要担心,周围有没有城管,附近有没有检查。“别人乱摆的,城管都收,我的,人家看我年龄大了,从没收过。”李老太太说,前几天一个卖核桃的自行车就被收走了,要不是城管知道她的实际情况,也是在被收之列,不过即便如此,城管不在的时候,她摆,城管来了不让她摆的时候,她绝不摆,因为毕竟都要生存,“城管管我们也是他们的任务,我不摆就吃不上、喝不上,所以都要体谅”。

                   老人家说,如果能交了补办养老保险的钱,每月就能领一千多元,那样的话,就不用出来摆摊了……

 

                       出来摆摊总比在家靠子女强

                   7月2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劳动南路大唐西市前的人行道上,来自宁夏中卫的李普庆正在铺开一张塑料布,摆上钥匙链、小折扇等一些小生活日用品。对他而言,新的一天摆摊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你没看,城管刚走,那边一个卖水果的车都被拉跑了。”李普庆说,前两年,他从中卫来到儿子家住,由于下岗了,没有花费,全靠儿子每月给一些。想着闲着也是闲着,就从康复路进了点小东西,出来卖,已经摆了两年了。

                     李普庆的摊子很小,他解释,这是为了城管来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损失,“我把东西一搂就走了,好歹这也都是我一分钱一分钱进回来的,要被收走了,就真成了损失了”。

                     他的小摊最贵的折扇,一把只有5元钱,最便宜的卡套,只有一块钱。而即便如此,从早上摆到晚上,通常也能卖个上百块钱,好的时候,还能卖到200多。“一到下午人就比较多,有人流量,东西就卖的快了”。

                     下午5时以后,李普庆周围各种各样的小摊开始多了起来。而在此之前,由于各种检查,以及城管是不是的“光顾”,象李普庆这样的小摊贩,时时都如惊弓之鸟,根本不能安心的摆上一会儿,只有夜晚来临,“城管都下班了,情况才好一些”。

                     不过这样的情形也有例外的时候。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由于事先没有任何迹象,李普庆的小摊遭到了城管的突然袭击,为此,李普庆曾后悔了好几天。

                    “其实,你看到了,我就占了人行道上一点儿地方。”李普庆颇有些调侃的说,大唐西市以前就是个集市,集市就是个人多,摊贩多,需要热闹的地方,“如果啥都那么按部就班的来搞,市场也没啥活力,你想,人们闲了出来散步,逛逛摊位,不也挺好的。”

                     “你试试就知道了,天底下最难干的就是摆摊,从早到晚晒日头不说,还得时时提防着城管。”李普庆深有感触的说,摆摊是个辛苦活儿,能不出来摆,真是不想出来,但现在没有其他的生存之道,出来摆个摊子,总比在家靠子女强。(潘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