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口香糖,联想二三事

标签:
健康 |
http://s14/mw690/003RJVwzzy6I6C5MkY56d&690
昨天中午吃完饭,因为人多买了一瓶40粒某品牌得口香糖,毕竟要饭后来两粒,深入人心了么!
但看看配料表,让人吓了一跳,我们来分析一下,食品添加剂:木糖醇(添加量:36%,占甜味剂的50%以上)、麦芽糖醇、阿拉伯胶、山梨糖醇、D-甘露糖醇、柠檬酸、磷脂(大豆磷脂)、二氧化钛、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巴西棕榈蜡、紫胶、安赛蜜、二丁基羟基甲苯、β-胡萝卜素、姜黄素 、胶基、香料、醋酸生育酚(添加量:0.15%)、抗坏血酸钠(添加量:0.13%)。
“这都是些什么物质呀”,当我把它念完,我旁边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这都是些什么物质?食品添加剂。对我们有害吧。我说未必,只要把握住一下四个原则: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持或增强食品的营养,改善或丰富食物的色,香,味等。
(2)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
实际上,不使用防腐剂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这是因为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疾病。另外,防腐剂除了能防止食品变质外,还可以杀灭曲霉素菌等产毒微生物,这无疑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3)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
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食品添加剂用量,用每千克每天摄入的质量(mg)来表示,即mg/kg。
(4)不使用有毒的添加剂
另外,这个口香糖还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E,小伙伴就说了,吃口香糖可以补维C和维E ,我说,补充就算了吧。那怎么补充呢。
http://s5/mw690/003RJVwzzy6I6Cc6xogb4&690
维生素C,在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当中,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类、莓类、绿叶蔬菜、土豆等。一般认为,每日摄入10毫克维生素C,就可预防坏血病。但考虑到维生素C极易遭受破坏,所以我国制定的供给量标准要稍高些。一般每日的供给量为:成年男子75毫克,女子70毫克,孕妇100毫克,乳母150毫克,儿童按体重比例计算略高于成年人。
按这个标准,人们完全可从日常饮食中得到补充,因为水果和蔬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一般都很丰富。如也就是说,健康人如果每天吃半斤以上的蔬菜水果,就可以达到生理正常需要量。
小麦胚芽(最丰富的一种)、大豆、红花、棉籽、杏仁、榛子和胡桃等坚果及其压榨植物油、未精制的谷类制品、猕猴桃等水果、瘦肉、乳类、蛋类、菠菜和羽衣甘蓝、甘薯和山药等蔬菜、添加营养素的面粉、全麦
因为,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它与水溶性维生素不同,不能随尿液排出体外,即水溶性维生素毒性较小。过量服用维生素E容易引起体内的中毒反应,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眩晕、视力模糊等,所以,日常维生素E的补充要特别谨慎。
看到这里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只要按照膳食指南来参考饮食就可以得到每日的所需量。
当然木糖醇口香糖也有其好处,保护牙齿、清新口气、缓解压力的功能。
所以我们作为消费者,在选择物品时要有鉴别配料表和营养的一些知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http://s11/mw690/003RJVwzzy6I6Cgq7Gi4a&690
附:
口香糖当中常见的添加剂有:
1.增稠剂:阿拉伯胶、明胶、黄原胶等。
●常见于水果冻、橡皮糖、巧克力、面包、冰淇淋等。
●有很好的稳定和乳化作用,但根据国家标准,这些添加剂是限量使用的,若超量就会对人体构成威胁。
2.酸味剂: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食品工业中常用的酸味剂还有乳酸。
●常见于果酱、饮料、罐头和糖果类食品。
●柠檬酸可促进体内钙的排泄和沉积,若长期食用,有可能导致钙流失。钙流失会造成儿童神经系统不稳定、易兴奋、植物神经紊乱,造成大人手足抽搐、肌肉痉挛等症状。
3.着色剂:姜黄素、二氧化钛、亮蓝等。常用的还有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柠檬黄、焦糖色等。
●常见于饮料、糖果、糕点、酱油、奶制品、果酱、罐头等。
●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但据国内外研究发现,食用色素一般多是致癌物。
4.人造甜味剂:阿斯巴甜。同类的有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
●常见于乳制品、糖果、巧克力、胶姆糖、保健食品和冷饮制品等。
5.食用香精
●常见于饮料、饼干、糕点、冷冻食品、乳制品、糖制品等。
●可提升食品香气。国外科学研究表明,婴幼儿过量摄入食用香精香料会加重肾的负担,有损脏器发育。
6.乳化剂(保鲜剂):蔗糖脂肪酸酯。同类的有单、双、三甘油脂肪酸酯、大豆磷脂、改性大豆磷脂、山梨糖醇脂等。
●常见于肉制品、香肠、冰淇淋、糖果、面包、八宝粥、饮料等。
●研究表明,正常使用到食品中的食品乳化剂对人体危害很小,但食用过多会带来一些影响,如记忆力减退、腹泻等。建议孕妇要少食用。
包装食品中常见的添加剂还有:
1.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多与山梨酸等混用。
常见于酱油、醋、面酱、果酱、酱菜、罐头、葡萄酒、包装零食等。
人体摄入过量山梨酸钾,可能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过多食用山梨酸钾可致癌。国家强制性规定,不可将苯甲酸钠用于儿童食品。
2.增味剂: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等。
常见于味精、鸡精、榨菜、鲜味汁、酱油、浓汤宝、沙拉酱等。
谷氨酸钠影响人体对锌的吸收,孕妇及婴幼儿不宜吃。患有高血压的人和老人也要慎吃。
3.膨松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等。
常见于糖果、巧克力、面包、饼干等。
专家认为,食品碳酸氢铵只要按规定限量添加,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不管怎样,化学添加剂多吃对人体都是无益的。
4.抗氧化剂(抗坏血酸):维生素C.同类的还有β-胡萝卜素。
常见于食用油、午餐肉、猪肉脯、蛋糕、香肠、饮料等。
可以延缓或防止食品脂肪的氧化,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