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谈酒

标签:
健康 |
http://s9/mw690/003RJVwzzy6HQWAWOKIc8&690
说起清明与酒,人们会很自然想到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按照清明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那我们今天就在这里谈谈陕西特产西凤酒。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为炎黄文化和周秦文化发祥地和中国著名酒乡,文化积淀十分丰厚。这一带出土的6000年前的酒具正式拉开了中国酒文化史的帷幕。西凤酒,也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
http://s2/mw690/003RJVwzzy6HQWCngUpd1&690
西凤酒的香型也是全国独有的“凤香型”,它具有“清而不淡,浓而不艳,集清香、浓香特长于一体,酸、甜、苦、辣、香五味协调俱全,均不出头”的独特风格特点。
中国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样就有了开头杜牧的那首《清明》了。
呢,中国有句老话,“酒乃百药之长”,呢是不是,应该多喝呢,不是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如饮酒、应限量。”
对于白酒,应该喝多少呢, 52°的西凤酒,不要超过一两就可以了。
如果酗酒,有哪些危害呢?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学名叫乙醇。乙醇进入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
1、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出现兴奋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自制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
2、酒精对人的损害,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它使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的抑制,严重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3、过度饮酒伤身,最伤身的是空腹饮酒。空腹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空腹饮酒还会引发低血糖,会导致我们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会出现心悸、头晕等现象。
此外慢性酒精中毒,对身体还有多方面的损害。长期大量饮酒,能危害生殖细胞,导致后代的智力低下。常饮酒的人喉癌及消化道癌发病率明显增加。
http://s8/mw690/003RJVwzzy6HQWHvGd1c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