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株洲无愧我心
株洲无愧我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85
  • 关注人气: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2019-04-01 07:33:46)
标签:

旅游

文化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仰观极顶尚隆崇,俯视居然造半空。放眼碧天以外看,孰非游此一壶中。”清代风流皇帝乾隆一生曾数次登岱顶,是中国酷爱泰山,对泰山情有独钟的皇帝。自命风流倜傥的弘历在游览泰山时留下过百余首诗赋,其中题“壶天阁”的不少,上面这首就是弘历同志在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1771年到此一游时的信手之作。

壶天阁位于泰山中部,南为斗母宫,北靠回马岭。壶天阁与前面所说的红门宫、万仙楼一样,是跨盘道而建的城门楼式建筑。始建于明代,当时叫升仙阁。清乾隆年间拓建后改为“壶天阁”,相传海上有三山,其形如壶,方丈曰方壶,蓬莱曰蓬壶,瀛州曰瀛壶,均为神仙居住,称仙山。此处东有十峰岭,西有九峰山,北临中天门群峰,四周拥翠接天,风景非凡,若壶中之天犹如“壶天仙境”

欲登壶天阁,先钻四槐树。壶天阁的南面盘道上有一棵胸径近两米的巨大树干横在盘道之上,就像一位非常霸道的老人,让过往游客从其身躯之下额首而过。这就是相传为隋唐鲁国公程咬金登泰山时所植的“四槐树”之一,程咬金是历史上有名的勇将,尤其是他的“三板斧”精神更是令人敬佩。要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知李世民的估计不少,但不知程咬金的可能不多。程咬金是山东东阿人,他协助李世民打江山,功成名就后回老家路过泰山,便前来攀登,看到登山盘道两旁光秃秃的,便命人沿盘道种了好多槐树。经过千余年的风雨沧桑,当年的槐树只剩下四棵存世,故称为“四槐树”。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连续几天的暴雨,泰山四槐树的其中一棵,因干枯的腹部灌满了雨水在狂风的暴虐下,重心偏移,轰然倒在盘道之上,其树干老态龙钟,有人说宛如程咬金喝醉了酒,醉卧于盘道,向游人炫耀“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要登山去,从我身下钻”。当然这纯粹是笑话,让人登山之余轻松轻松而已。据植物学家对折倒的树干进行测量验算,该树树龄至少有1240年,接近唐代所生,可信是唐人所植,当然到底是不是程咬金所栽,就另当别论。这棵古槐折卧盘道后,经当年松土浇水,居然又萌发了新枝,不但起死回生,而且还返老还童。正如杨辛诗所云:“生也峥嵘,死也峥嵘,铁骨横空,元气永存。”

钻过四槐树,拾级而上便可看到台阶之上城楼壶天阁,正中为盘道门洞,门洞上横生两棵柏树,盘结向上,奇伟壮观。阁楼下层为条石砌筑,东西宽达十余米,高约五米。两端有石阶通上层,上层有三空殿阁,红墙黄瓦,美观大气。门洞南面正中嵌石匾额,是当年乾隆皇帝登泰山时所题的“壶天阁”。

门洞两侧嵌有两副楹联,一副是:“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翠微。”意思是壶天阁周围的风景非常秀美如同仙境;盘道蜿蜒而上连接轻淡青葱山色的岱顶。此联为清代泰安知府崔映辰于嘉庆六年所题,崔映辰,沂州人,清乾隆年间进士,曾任山东新泰、兰山、阳谷、日照等县知县。崔是有名的廉臣,人称“白面包公”。在山东流传一个这样的故事,嘉庆初年,黄河泛滥、祸及山东,巡抚派崔进京向户部申请修河经费。当崔讨到经费返回山东时,河患已息,崔要将款如数归还户部,巡抚却以“此款向来有往来无复”为由暗示可截留私分。而崔却拍案正色对上司说“我不能干这种欺君利己的事情”。崔的做法受到嘉庆皇帝的褒奖,不久便御封为泰安知府,到任后兴利除弊、整肃吏治,深得民心。后来又提升为济东泰武临道,署理山东按察使。

另一副对联是:“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此联为清代泰安知府珽鏴于嘉庆二十一年所题。这里的海拔高度是800米,大约相当于泰山的一半。意思是说这里是泰山中部的“壶天仙境”,从迂回众多的盘道可通达神仙居住的岱顶“洞天福地”。完颜廷鏴,出身满洲贵族。曾任苏州同知、温州知府、署粮储道等职。为官平庸,但因满汉联姻,娶了个才女,就是后来有名的女诗人恽珠。并生了个好儿子完颜麟庆,道光年间官江南河道总督十年,蓄清刷黄,筑坝建闸,是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后官至四品京堂。而且受其母之熏陶,爱好文学,成就颇佳。

壶天阁设有元君殿,殿内弥座神台上高供元君铜像。除了元君殿,还设有三清殿,供奉着道教的三尊天神: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握棒,象征着混沌世界的无极状态;灵宝天尊手捧半黑半白的圆形阴阳镜,象征着从无极状态延伸到太极;道德天尊手持一把阴阳鱼扇子,象征着从太极生化出来的两仪。威严的三尊天神构成一幅道教的宇宙演化图。

“壶天阁居路之中,于是传餐足憩躬。便可轻舆徐以进,未能策马愧于“中观已升廿里遥,天关仰尚白云标。一壶漫谓观止矣,为学进吾往训昭。”“策马上丹梯,据床憩紫阁。既狭乃开豁,俯畅临碧落。山灵知我来,为我搴云幕。壶天蕴万象,揽结难依著。岳麓未及半,得未曾有乐。极顶纵吟眸,兴会当何若。”“迥阁昔经坐,今来无复登。攀跻缘未暇,揽结识吾曾。碧水自深涧,白云指上层。勒崖多旧句,历历可明征。”乾隆同志这几首题壶天阁的诗,多多少少有助大家认识壶天阁,了解壶天阁,从而也会喜欢上壶天阁,进一步喜欢上泰山。“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壶天日月开灵境”——壶天阁(国保档案/山东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