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流皇帝朦胧诗——岱庙碑刻(二一)

(2019-03-31 08:13:00)
标签:

旅游

文化

风流皇帝朦胧诗——岱庙碑刻(二一)

泰山脚下的岱庙因历史悠久,藏有好多历代名人所题的碑刻,林立而群,异制各异,内容丰富。简直就是一座天然的中国历史书法博物馆,一通通石碑,就是一块块岁月之墙,就是一部部无价的史书。在时间的长河中,仿佛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烁着历史的绚丽光华。有时间慢慢去细品,确实回味无穷。

在历代帝王中,清朝乾隆皇帝来泰山次数最多,自命风流的乾隆给泰山留下一百多首诗。可由于都是记事、记实的即兴之作,内容朦胧得很。所以文学史家和鉴赏家极少称许,甚至译文和评价都小之又小。不过乾隆所题于泰山的诗其历史价值远远超过文学艺术价值。至于是不是如此,那就来看看下面这几首乾隆的朦胧诗吧。风流皇帝朦胧诗——岱庙碑刻(二一)

《题敷文书院》”碑刻。位于岱庙碑廊,竖刻行书。“松回首望 讲舍层阶喜得门 气助湖山钟远秀 道传孔孟有真源 清游欲心无逸 名教何非乐所存 嘉尔青衿真济济 嗣音实行勉相敦”。末署“乾隆辛未暮春月 御题”。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1年农历三月三日,清乾隆皇帝前往杭州凤凰山北万松岭上的敷文书院,先到大成殿跪拜孔子,向至圣先师神位进香。然后在明伦堂,接受孔氏族人、书院教授及位学子的大礼觐见。乾隆知道敷文书院的祭祀自明代弘治年间以来都是由衢州孔氏嫡裔主持的,他认为敷文书院的传经授道是来自孔孟的真源。当场挥笔赋上这首诗,对敷文书院给予了评价。乾隆写完后一时兴起,还命在场的众多学子现场和韵,于时百余名学子尊遵旨“恭和御制诗”,成为一段有趣的史料。风流皇帝朦胧诗——岱庙碑刻(二一)

“乾隆《谒岱庙六韵》诗”碑刻。位于岱庙碑廊,竖刻行书。“春巡限定程 望岳寄遥情 用趁回涂便 一申肃拜诚 震方惟帝出 寅德肇人生 仰载无私祷 祈年有屏营 英云笼宝殿 佳气护曾城 退憩寻环咏 诗裁不易评末署“谒岱庙六韵 丁丑孟夏 御笔”。这首《谒岱庙六韵》是清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二年,即公元1757年农历四月第三次登泰山时,这位自命风流而且游兴颇浓的人,被岱庙内历代名人所题的咏诗赋词所吸引,有感而作。风流皇帝朦胧诗——岱庙碑刻(二一)

“乾隆《壶天阁》诗”碑刻。位于岱庙碑廊,竖刻行书。“仰观极顶尚隆崇 俯视居然造半空 放眼碧天以外看 孰非游此一壶中末署“辛卯仲春下 御题”。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1771年农历二月下旬,为恭贺皇太后八十大寿,奉皇太后东巡谒岱庙,登岱祀碧霞元君,并在岱麓白鹤泉按古明堂遗制初建行宫,路过壶天阁小憩时有感而作。壶天阁位于泰山斗母宫北,回马岭下,始建于明代,原名升仙阁。乾隆十二年拓建,因此处西有九峰山,东有十峰岭,北有山峦连绵,四周拥翠接天,脚下仅一席之地,恰似壶中窥天。改名为壶天阁,恰应了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说。如今壶天阁门洞上镶石匾额“壶天阁”就是当年乾隆登泰山时所题。风流皇帝朦胧诗——岱庙碑刻(二一)

“乾隆辛卯仲春诗”碑刻。位于岱庙碑廊,竖刻行书。“居高揽远理无疑 峰顶当先见晓曦 设使海边立沮洳 虽早应更早于斯”。末署“辛卯仲春下 御题”。这首诗是清代乾隆皇帝在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1771年农历二月下旬登泰山时所作的《日观峰》,日观峰位于玉皇顶东南,古称介丘岩,因登临其上可尽赏旭日东升的壮丽场面而得名。相传在峰巅西可望秦,南可望越。晴观日出,暮赏彩云;亦可晴览山色,阴观云海。风流皇帝朦胧诗——岱庙碑刻(二一)

“乾隆戊辰仲春诗”碑刻。位于岱庙碑廊,竖刻行书。“何人补署大夫名 五老须眉宛笑迎 即此今兮即此昔 抑为辱也抑为荣 盘盘欲学苍龙舞 谡谡时闻清籁声 记取一枝偏称意 他年为挂月轮明”。末署“咏五大夫松一律 戊辰仲春月 御笔”。这首诗是清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1771年农历二月,陪同皇太后第一次来泰安,登泰山时所作的《咏五大夫松》。五大夫松位于泰山风景区云步桥北侧的五松亭旁,相传当年秦始皇东巡泰山,在此遇暴风雨,避于树下,因树护驾有功,遂封为“五大夫”爵位而得名。风流皇帝朦胧诗——岱庙碑刻(二一)

“乾隆《咏五大夫松》诗”碑刻。位于岱庙碑廊,竖刻行书。郁葱盘道周 厥貌已入古 谓斯补古者 古不知几补 南苑双柳树 我曾赋其故 斯盖遥与同 弗复重絮语 天数及地数 各得成于五 人岂必不然 大夫人之伍 参立岱岩阿 万劫宜所处末署“咏五大夫松 丙申暮春中 御笔”。这首诗是乾隆四十一年,即公元1776年农历三月中旬,时年65岁的乾隆,风流依旧,倜傥不再,游泰山途中路过五大夫松时,看到这些秦始皇东巡泰山时封为“五大夫”爵位的古松,有感而作。风流皇帝朦胧诗——岱庙碑刻(二一)


风流皇帝朦胧诗——岱庙碑刻(二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