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乔宗”天下“第一山”——岱庙碑刻(七)

(2019-03-12 08:39:55)
标签:

文化

旅游

“乔宗”天下“第一山”——岱庙碑刻(七)

    泰山脚下的岱庙因历史悠久,藏有好多历代名人所题的碑刻,林立而群,异制各异,内容丰富。简单就是一座天然的中国历史书法博物馆,细品回味无穷。“乔宗”天下“第一山”——岱庙碑刻(七)

“飞珠泻玉”碑刻。位于岱庙碑林,竖刻楚字体书。形容湍急的溪流溅起的水花像飞散的花和破碎的玉一样,此处指泰山之秀丽风景。题刻人楚图南,云南云山人,现代作家、翻译家、书法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大教授、西南文教委员会主任、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楚图南的书法肇始于汉碑,脱胎于颜体,收益于爨碑并形成了独特的个人书艺风格,实在赏心悦目!“乔宗”天下“第一山”——岱庙碑刻(七)

“树种汉时”碑刻。位于岱庙碑林,竖刻隶书。末署“集经石峪大字”。岱庙汉柏院里,史料记载当年汉武帝刘彻在泰山封禅时亲手所种的柏树,虽经两千余年风雨沧桑,仍有几棵跨越历史时空,仙风道骨般昂立于天地之间,见证着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此题刻的意思是告诉大家古柏树种于汉代,是不可多得的古迹。这几个字是集泰山半山腰的经石峪刻石中的字体而成,经石峪刻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乔宗”天下“第一山”——岱庙碑刻(七)

“赠濬川炼师对联”碑刻。位于岱庙碑林,竖刻隶书。对联为“时同野鹤看桃去;或领仙猿采药回。”末署“清奕绍定亲王赠濬川炼师对联”。此题刻内容在《定亲王诗联碑——岱庙碑刻(三)》中已予以介绍,这里将不再重复。至于此题刻是由何人书写,碑刻上面的图章比较模糊,无法确认。“乔宗”天下“第一山”——岱庙碑刻(七)

“寿字”碑刻。位于岱庙碑林,行书。首刻“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篆印。随着宫廷电视剧的狗血情节,清朝的慈禧太后可说是家喻户晓。有剧本将慈禧描绘成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才女;但也有野史记载说她不仅没有书画功底,且文化水平有限,所写的谕旨错字连篇。并有专家认定,现在世间流传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印章的诸多书画作品,实为他人捉刀代笔。至于此题刻“寿”字是否属此列?只有留给那些专业人士去考证。“乔宗”天下“第一山”——岱庙碑刻(七)

“五岳之冠”碑刻。位于岱庙碑林,竖刻草书。有末署但其字迹比较潦草,无法辨认。将东岳泰山称为五岳之冠,其实泰山既不是海拔最高,也不是风景最佳,主要原因是泰山自古以来,被历代帝王视为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因而泰山有气压群岳之精神,是东方文化的缩影“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地,故称其为“五岳之冠”也不为过。“乔宗”天下“第一山”——岱庙碑刻(七)

“《泰山颂》诗”碑刻。位于岱庙碑廊墙上,竖刻半草半隶书。内容“高而可登 雄而可亲 松石为骨 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 吐纳风云 海天为怀 华夏之魂”。末署“庚午之秋 杨辛诗 钱绍武书”。诗作者杨辛,重庆人,当代美术家、书法家。曾师从艺术大师徐悲鸿,现为山东省泰山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泰山研究所名誉所长。他曾数十次登泰山,每次都要挥毫赋诗,以言以志。这首广为传颂的《泰山颂》,是他第十三次登泰山时,亲身感受到泰山的雄浑、壮丽,因而意兴飞扬,成就了这首气象宏伟的诗篇。他把泰山称作“华夏之魂”,因为泰山和黄河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他认为泰山象征着中国人民的伟大、质朴、勤劳、智慧和坚忍。这首诗形象而全面地展现了泰山的雄伟气魄。题刻人钱绍武,江苏无锡人,雕刻家、画家、书法家。早年曾赴苏联留学,解放初期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院长。如今,《泰山颂》已刻石于泰山,成为泰山一景。杨辛自己书写的大幅《泰山颂》为人民大会堂收藏;钱绍武书写的《泰山颂》悬挂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厅。“乔宗”天下“第一山”——岱庙碑刻(七)

“雄骖众岳 气压群峰”碑刻。位于岱庙碑林,竖刻草书。末署“李铎”。意思是形容泰山雄冠五岳、独领风骚。题刻人李铎,湖南醴陵人,军人、现代著名书法家。他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其作品平淡朴素中见俊美、于端庄凝重中显功力,与其军人风格相似,气度不凡,雅俗共赏。“乔宗”天下“第一山”——岱庙碑刻(七)

“乔岳”碑刻。位于岱庙碑林,竖刻行书。末署“刘海粟(篆印)”。“乔岳”原指高大的山岳,后泛称泰山。语自《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河乔岳。”题刻人刘海粟,号海翁,江苏常州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作为艺术大师,不但以画名世,书法造诣亦深,有钟鼎、碑石、法帖之神韵和气势。“乔宗”天下“第一山”——岱庙碑刻(七)

“第一山”碑刻。位于岱庙碑林,竖刻行书。末署“米芾书”。题刻人米芾,字元章,湖北襄阳人。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但其个性怪异,举止癫狂,因而人称其为“米癫”。宋徽宗曾诏其为书画学博士,又称其为“米襄阳”、“米南宫”。此“第一山”三字,气势磅礴,既有行云流水之感,又有意到笔到之内涵,深得书家赞许。不过此碑刻原来立在少岱山上,五十年代少岱山庙宇人为拆除时,才将此碑移至岱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