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2019-01-01 11:14:45)
标签:

旅游

文化

“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泰山风景区从山脚到山顶,无论是建筑物旁,还有在盘道两侧,到处都有琳琅满目的碑谒、摩崖石刻,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前面有专区记载,现对星罗棋布在景区内的其他部分予以拾遗,按区域分别记载。

斩云剑处——快活三里上段盘山道两侧石刻拾遗:“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佛”字石刻。位于快活三里之北段石壁上,行书体。无首刻,无末署。不知那位高手将这“佛”字改写得如此完美,其书写手法具有特别的艺术效果,是泰山石刻中非常少见的。“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光绪六年四月 浙江提督庐江吴长庆入觐道路此偕乐平彭汝枟 崇明杨安震 通州张謇登岱及顶 庆于兹凡六游而陟顶且三度已石刻。位于快活三里附近的盘道旁石壁上,竖刻楷书。公元1886年4月,升任浙江提督的吴长庆携僚属彭汝枟、杨安震、张謇四人一路由江苏北上进京觐见,过山东登泰山,吴长庆感概万千而赋诗“行行仰止旧劳人,重上丹崖拱北辰。雷动万方行作雨,山通大泽气先春。金泥玉检传灵迹,翠柏苍松隔俗尘。喜近天颜瞻咫尺,初升海日见精神。”当来到快活岭下,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特题字以志。“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天空”石刻。位于快活三里路旁,隶书体。首刻“民国二年”,末署“刘道忠”。

“泉”字石刻。邻近“天空”石刻,正楷书。末有跋文曰:“余来岱之次年,岁在丙辰。是年春。暴风甚多,寒暖不时,余因之而病。病后因阿堵物有感曰:是物也,何物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岂西人所谓人生之第二生命者耶:然英雄豪杰为汝坟黑其心,灭其性,变易其操守,至死不悟。己不能致者,必欲强人以致之。汝之势力,不可方物。无论如何不可捉摸之。生龙活虎,一入铜臭范围,立时与至无灵之蠢鹿顽豕等,真可叹也。余老矣。不能从诸君后,请拭目以观之。长庐李星源题,民国五年八月。”“泉”为古代钱币名称,李星源以“泉”为题,借题发挥,语意恳切,警人醒世,不可多得。“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天空”“民国二年”“刘道忠”,窗体顶端

“云路先声”石刻。在斩云剑北的快活三里路东侧石壁上,横刻隶书。末署宣统庚戌二月 偕乌程章君祖僖 谢君毓洙同登岱顶 伯兄宗基命摩崖题字 海盐王寀基王寀基,清书法家。此四字有一语双关之含义。一是说天气,黑云过后便有雨;二是说仕途,腾达之前有声威。当然也可理解为快活三里前的登山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无限风光还在后面。鼓励人们不要安于现状,要勇于攀登,才能到达最高境界。“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山辉川媚”石刻。位于云步桥附近盘道旁的石壁上,横刻正楷书。首刻光绪癸卯季春末署郡守恭曾书系公元1903年由泰安郡守恭曾题书,字体工整,苍劲有力。盛赞此处春光明媚,山川耀辉,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从善如登” 石刻。位于云步桥附近的石壁上,横刻隶书。首刻光绪九年小阳月”,末泰安县事孙符乾敬镌。语出《国语·周语》“从善如登,从恶是崩。”意思是说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越走越高,而顺随恶行则会象崩山一样坠入深渊。比喻学好很难,而学坏却非常容易。在这里应该是提示游客,登泰山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石刻的下面,还有两则记载到此一游的石刻。其一为光绪十五年 岁己丑上巳 山东督学使者裕德同 黄冈张寅 王肇修 北平贾名甲 瀛洲顾祥 吴淞 刘其伟 桐乡蔡宝玙 登岱顶观日出”。其二为“大清光绪八年 岁在壬午 冬十一月廿一日 山东督学使者长沙张百熙偕弟觐同 从弟百斌 同邑龙寿杞来游”。两则石刻均为“督学使者”偕友或眷同登泰山所题,“督学使者”是明清时期朝廷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也称“学政”或“学使”。其中张百熙可是湖南老乡,当时大名鼎鼎的“北大之父”。“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峻”石刻。位于斩云剑之北的盘道东侧石壁上,横刻楷书。首刻大清光绪丁亥年”,末署“晋阳王启恩书。王启恩可不是等闲之辈,据说当年慈禧太后曾认他为义子,至于是不是真的不管,但王启恩与李鸿章、左宗棠关系确实密切,结过拜把兄弟。“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确其高”石刻。位于“峻岭”字刻之下方,竖刻楷书。有末署“光绪岁次丁亥夏四月望日 山右王启恩游鲁 恭谒圣母祠 谨题于石”。王启恩系山西巨富,把家乡称为“山右”。”为“郁”字繁体,此四字语出孔子《邱陵歌》:“郁确其高,梁甫回连”。在此处的意思是指泰山松柏茂密,山石盘环高峻。“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兖沂曹济道李嘉乐新擢苏臬 时山东河工 江南海防均未蒇事 登岱祷神 为两省生民禳灾 为八旬老母祈寿 嘉乐不敢自求多福 惟名山鉴之 光绪甲申冬敬题”石刻位于斩云剑之北的盘道东侧石壁上,竖刻楷书。“兖沂曹济道”是清朝时期山东南部的一个分巡道,设主管道员一人,可兼代其它不管辖某一地区而因事设置的专职道员之职,或兼兵备,或兼河务,或兼水利,或兼学务,或兼茶马屯田,官衔正四品。此时的李嘉乐估计是兼河务及茶马屯田,忙中偷闲登泰山祷神,为民禳灾,为母祈寿。“不敢自求多福”六字颇有“毫不利己”之境界,并敢请名山为鉴,看来确实属清官一枚。“曲径通霄”直插云端——泰山石刻拾遗(五)

“曲径通霄”石刻。位于斩云剑之北,快活三里上段盘道东侧石壁上,竖刻楷书。首刻“道光戊戌”,末署“禹州马起予题”。将成语“曲径通幽”改“幽”为云霄的“霄”,形容盘道曲曲折折直插云天,赞叹泰山高耸云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