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2019-01-02 19:18:39)
标签:

旅游

文化

历史

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泰山风景区从山脚到山顶,无论是建筑物旁,还有在盘道两侧,到处都有琳琅满目的碑谒、摩崖石刻,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前面有专区记载,现对星罗棋布在景区内的其他部分予以拾遗,按区域分别记载。

快活三里上段——步云桥南侧一带: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人间天上”石刻。位于步云桥南侧盘道旁的石壁上,横刻楷书。无首刻,末署“锡山嵇瓒”。不知是何年,锡山人士嵇瓒游泰山经过此地,山风扑面、云雾掠过,顿感无比舒畅,心中疑感身在人间,还是在天上。故题书赞颂泰山之秀丽景色。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苍苍复落日 遥下晚风林 荡漾连溪色 岚光何处深”石刻。位于步云桥南侧盘道旁的石壁上,竖刻行书。有末署“辛酉四月蒲心畲题”。这个辛酉年应该是民国十年,薄心畲应该是当时与张大千齐名的“南张北溥”的溥心畲,还是清朝的皇亲国戚,清恭亲王奕欣之孙,为当时有名的画家、诗人。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天下名山第一”石刻。位于步云桥南侧盘道旁的石壁上,竖刻楷书。末署“光绪庚子八月 吴祖芬”。吴祖芬为苏州人,曾代理过泰安府权守,工作在泰山,近水楼台先得月,故多次登泰山,留下过不少石刻。如斗母宫附近的“渐入佳境”、红门门洞上的“红石峪看红叶诗”等等。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笑指齐州九点青 漫教治乱问山灵 且将同梦生花笔 来写千秋泰岳铭”石刻。位于云步桥下盘路旁边的岩壁上,竖刻草书。末署“登泰山偕翼如民国廿二年夏 湘乡张默君并书”。湖南湘乡张默君,早年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教育家、妇女运动先驱。公元1933年与丈夫二人同登泰山,满怀豪情留下这首壮丽诗篇。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若登天然”石刻。位于云步桥下盘路旁边的岩壁上,横刻楷书。首刻“万历己酉春”,末署“河东史学迁书立”。史学迁,山西翼城人,明朝年间任知县时勤政爱民,惩处邪恶;任监察御史后曾派遣到各处巡视屯田、监督民政与军政、督办学务等。对各地官员不廉洁奉公的行为深恶痛绝,是个不可多得的清官。估计是在山东监督民政军政时,登临泰山而留下的题刻,比喻泰山之高险,攀阶而上,如同登天。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造化钟神秀”石刻。位于云步桥南侧道路边的石壁上,双横刻楷书。无首刻,有末署“银夏赵之钧”。语出自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分昏晓。”银夏的这位赵之均不知何时题字的意思,是说大自然在泰山这里聚集了千万种美景。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七律·长征》诗”石刻。位于云步桥南侧路边石壁上,竖刻毛字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1962年写的这首诗还有“江山多娇”四字在1966年冬由泰山文物风景管理局刻在石壁上。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同治壬戌季春望后三日 山东督学使者罗山尚庆潮皆同知衙知泰安县事津门杨宝贤登山”石刻。位于云步桥南侧路边石壁上,竖刻楷书。公元1862年,清朝山东学政尚庆潮与泰安知县杨宝贤登泰山记事题刻。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中华民国十年二月九日 偕吴兴沈瑞麟 兴宁于作谦 松江吴葆同登岱顶 爰纪岁月 以志游踪 上海颜惠庆题”石刻。位于云步桥之南的石壁上,竖刻楷书。题字者颜惠庆曾担任过北洋政府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国务总理等职,同游者沈瑞麟、于作谦、吴葆均在北洋政府外交部有一官半职。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重修泰山记事”石刻。位于云步桥之南的东侧崖壁上,竖刻楷书。刻文曰:“十九年战役 晋军据城 分兵守泰山 沿盘道筑埠垒 破坏不堪言 泰安县长周百皇具状省府韩向方主席 筹办工赈 择要兴修 中天门到南天门一段 计长二十余里 他尚未遑也 并修天贶殿古迹 保存壁画古物及筑驻军拆毁岳庙围墙 又包公祠奖廉惩贪 五贤祠崇祀先贤 同时峻工 古迹名胜逐渐兴复 谨志颠末 以示后来 主其事者 民政厅长李树春 赈务会委员辛铸九 张苇村 辛未十月邑人赵新儒志”。民国十九年中原大战,即蒋阎冯军阀混战,泰山损害严重。后来对泰山古迹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行动,于泰山刻石记事。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如”字石刻。位于云步桥南侧的石壁上,狂草体。首刻“辛酉春三月”,末署“李谦和游山乐”。此石刻与其说是字刻不如说是画刻,图案酷似一只有头有耳有尾的老鼠。有人说是狂草“乐”字,有人说是狂草“山”字,众说不一。泰山相关文化管理部门在其宣传中认定为“如”字,即为狂草如意,意涵“如此河山”。据说这题字者李谦和当时是泰山脚下一酒店里的店小二,他酷爱泰山、酷爱书法,虽读书不多,但为人实在,书法造诣不低。每天用清水练习书法,甚至连擦桌子都是仿照写书法的方式来擦,久而久之,自学成材,成为远近有名的草根书法家。后来泰山民间举荐他给泰山提个字,为表示他对泰山的敬仰,便题下上面说的这个狂草如意,具有很深湛的书法美学蕴涵,成为泰山石刻精品中的精品之一。任君“逍遥游”——泰山石刻拾遗(六)

“逍遥游”石刻。位于云步桥之南道路边上的石壁上,横刻草书。末署“一九八九年冬重刻”。是泰安市文物局在1989年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手迹而成。泰山景色如此秀美,古迹文物如此之多,确实可任君“逍遥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