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桥一亭两国宝——泰山古建筑(国保档案/山东篇)

(2018-12-29 19:25:40)
标签:

旅游

文化

一桥一亭两国宝——泰山古建筑(国保档案/山东篇)

一桥一亭两国宝——泰山古建筑(国保档案/山东篇)

一桥一亭两国宝——泰山古建筑(国保档案/山东篇)

一桥一亭两国宝——泰山古建筑(国保档案/山东篇)

泰山居五岳之首,泰山古迹亦居五岳之首,可说是百步一景,百步一宝。2006年国务院将泰山古建筑群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囊括了泰山21处寺庙宫观,还有7亭6桥加10 坊。上次介绍了一天门百步三坊三国宝,今天要说的是位于中天门之北,五大夫之南的云步桥,还有桥东的酌泉亭,一桥一亭双双入选为泰山古建筑,成为泰山古建筑群的组成部分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在登泰山的盘道上有好多座大大小小的桥,其中最有特色也最引人注目的是“云步桥”,从中天门往北走过快活三里,迎面就是一座别致的桥,由青色花岗岩砌成的单拱桥,凌跨于绝壁之前,荫蔽于群松之下;北面有数十米高的瀑布飞流直下,再往北便是当年秦始皇登山时封的“五大夫松”。此处因瀑生雾,云烟缭绕。松涛云气,如虎啸山间;湍流石缝,似龙游大海。游人从石桥上而过,宛如穿行云中,仿佛在云中漫步,故名为“云步桥”。

云步桥的前身是座木桥叫“云木桥”,这木桥还有段美丽的传说。相传碧霞元君与兄长争做泰山,两人互不相让,商定三月十五日比赛,谁先登上山顶,泰山就是谁的。元君自揣登山不是兄长对手,遂提前侦察,找到了一条通往山顶的捷径。约定登山之日,元君便按事先侦察好的路线,翻山越岭,一路前行,当走过快活三里后,前面一道深渊拦住了去路,侦察时的小溪变成了深渊,两岸绝壁插翅难飞。当元君急得直跺脚时,”咔嚓一声一棵大松树从上方滚来,正好不偏不斜横在山涧,成了独木桥。元君转悲为喜,举步上桥时看见脚下万丈深渊,感到头晕目眩时,忽见一片白云,从山顶飘然而下,浮在桥下,元君顿感怯意全无,稳步过桥,捷足先登上了山顶,战胜了兄长坐了泰山。后来人们便把三月十五日作为元君的生日,每年此日为她进香祝寿,这座木桥也取名为“云木桥”。后来几经修复,至民国年间改为单拱石桥,因谷深林茂,常有云雾萦绕,故改称为“云步桥”。当年津浦铁路的路政总办杨承训在桥西的石壁上用行书刻了三个字“云步桥”,有跋文:“丙子秋,山洪暴涨,旧木桥圯,行者不便。适承训重绾津浦路政,商得中国旅行社之助,鸩工从石重修之。督修者为工程司胡升鸿、安文澜诸君。”落款为“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三月,杨承训题”。下面还有“中国旅行社导游名山大川”石刻,楷书。末署“民国二十六年叶恭绰书”,叶恭绰是民国时期的书画家、政治活动家,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等职,估计是任中国旅行社之托而为其作导游广告用。

早在清代光绪年间,泰安知县毛“云木桥”的东侧建了座四角攒尖顶结构的石亭,为方便游客观瀑,四方亭每面只立四根石柱,北面直接对着瀑布,其柱、梁、顶全部由石材构成,原名“观瀑亭”。亭内北侧两中柱上有楹联:“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隶书。有落款“庚申秋散步登临触景兴怀爰留鸿 种蔗老圃”字样。联中“爵松”指秦始皇封的“五大夫松”,至于这种蔗老圃是谁?无从考查,反正是位满腹诗文的文人雅士。

亭内东侧两中柱上亦有联曰:“曲径通幽处;联山到海隅。”楷书。首刻“丁未清和月”,末署“楚北天门刘完登撰”。亭外石壁上有“飞泉”石刻,篆书,首刻“光绪丁酉秋”,末署“无棣崔钟善”,据传是光绪年间一官,名崔云步,字钟善,与云步桥同名不知是不是巧合。还有“滌虑”石刻,楷书,末署“光绪丙申六月十一日 萧山汪望庚 会稽周庆熊同登岱顶 经此小憩”,意为清除烦忧,使思想清新,好修身养性。

亭西侧四根石柱外侧均刻有对联,中间两柱上系清宣统元年刘光照撰的“跋险惊心到此浮云成幻梦;登高极目从兹俗虑自消沉。”外侧两柱上为同一年刘振声题的“风尘奔走历尽艰辛思跪乳;因果研究积成功德敢朝山。”两联字体差不多,都是楷书。至于两刘姓才子是不是熟悉?两副对联有何因果关系?估计应该有故事可挖掘。

除北面外,其他三面均施以坐凳栏杆,可供游人小憩。临瀑听泉,坐酌赏景,旧时好多文人骚客携友登泰山时,曾在此亭内小坐小酌,瀑声入耳,云水入眼,月色入亭,真是一种超级享受,故后来又称为“酌泉亭”。可惜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雨水缺乏,桥旁亭侧的瀑布只有涓涓细水,很难看到那种飞流倾泻的壮阔景象。虽山水之景略有逊色,但桥和亭的有机结合,升华了周边的韵味和环境,历代名人曾在此留下过大量的吟咏叹佳作,题字石刻琳琅满目,真草隶篆书法各异。要听内容如何?且看下回分解。一桥一亭两国宝——泰山古建筑(国保档案/山东篇)


一桥一亭两国宝——泰山古建筑(国保档案/山东篇)

一桥一亭两国宝——泰山古建筑(国保档案/山东篇)

一桥一亭两国宝——泰山古建筑(国保档案/山东篇)

一桥一亭两国宝——泰山古建筑(国保档案/山东篇)

一桥一亭两国宝——泰山古建筑(国保档案/山东篇)

一桥一亭两国宝——泰山古建筑(国保档案/山东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