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日报》2024年10月18日发《肠息肉应“除恶务颈》

肠息肉应“除恶务尽”
文/靳小倡
文章链接:https://paper.hehechengde.cn/cdrb/pc/content/202410/18/content_132236.html
直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的茸状突起病变,随着内镜的广泛应用,其检出率高达51﹪。根据其病理改变可分为新生物性(腺瘤性), 错构瘤性,炎症性和化生性(增生性)四种类型,后三种为非肿瘤性,癌变可能性很小。肿瘤性息肉又分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它是由于结肠黏膜细胞增生过旺,局部黏膜隆起向肠腔内突出生长所致,其癌变率分别为27﹪、34﹪,其中绒毛状腺瘤样息肉可高达50﹪。
尽管直肠息肉多数癌变可能性很小,但其中绒毛状息肉是直肠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在社区门诊中应注意早期发现、筛选,积极进行治疗干预,以防漏诊。发现直肠息肉时,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手段,均要全部彻底切除息肉,以求除恶务尽。据统计资料显示,直肠息肉复发率为10﹪左右,多发性息肉患者复发率高达30﹪,因此术后需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