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作业设计”的中期总结

(2022-06-22 16:22:33)
标签:

校本培训

分类: 校本培训总结
有关“作业设计”的中期总结
       作业的价值班庸置疑。当今学生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被作业所占据,作业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关系着学生课业负担和学生未来的成长。研究表明,作业难度大小、作业量多少、作业类型是否丰富等方面的情况,与学生学业成绩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因此,从提升整个作业效果的角度来看,丰富作业类型是一个关键要素,而且作业类型对于学生的作业兴趣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为此我校申报了初中生“分层作业设计”校本研修项目,进行作业改革。我们以教研活动为抓手,通过教师的日常实践,设计、改进多样化的作业方案,结合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在作业设计的教研中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以下浅谈几点我们在作业设计方面的体悟。

      (一)丰富的作业类型更加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从而分层作业。孩子的认知风格、智能倾向是有差异的。不同类型的作业的确具有不一样的价值。丰富作业的类型有助于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寻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比如,擅长动手的孩子可以在制作类作业中获得成就感;擅长与人交往的孩子,可以在合作类作业中体验快乐;擅长逻辑思维的孩子,可能会在探究类作业中收获成功。

      (二)注重作业与学生展示表现相结合。作业设计质量高是实现良好作业效果的前提,但是仅仅有好的设计,没有好的实施,效果也依然无法实现。教师在日常作业中要关注学生作业结果的诊断反馈、交流展示。
      (三)关注跨学科作业。跨学科并不是简单的几门学科知识的累加,而是更多地引导教师要从学科视角转向生活视角,即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发现的现象、问题,尝试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的作业设计其实也需要我们的教师走出学科的藩篱,打破学科的界限,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作业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时下热门的项目化学习就可以看成是带有跨学科性质的作业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