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有故事的教育》读书感悟

(2024-01-07 20:19:30)

最近阅读了王维审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有故事的教育》。这本书是王老师对叙事教育理念的基本主张,是他在教育研究历程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我们的写作与教育的指导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不仅如此,他的著作通过故事记录了他的成长之路,对我们为人处世也有很大的启发。

王维审老师的求学之路,育人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以往对王老师的著作《寻找不一样的教育》、《做一个不在困惑的老师》和《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这几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说王老师是历经磨难,几经波折,受到过不公平的灼伤,他也曾经和大多数教师一样,以为教育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教学成绩得了第一,获得了各种荣誉称号或者是得到了别人的表扬,他也曾经认真地为别人而活过。后来他意识到,“在别人的目光里讨要欣赏与肯定,就像是一场靠天吃饭的农事,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他人的心情与恩赐。”后来,他慢慢地走向了写作,他用文字记录自己或别人的教育故事,他学会了自我评判、自我欣赏,他的精神骨骼也在慢慢成长并茁壮。他从写作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之路,并且使得自己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从叙事写作到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提炼,王老师实现了从写作者到研究者的转身,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教育之路。

从王老师的叙事教育中我看到了“叙事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了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老师学会观察、学会记事、学会写作是自己所必备的教育技能。从王老师的书中我也看到了因“叙事者”而改变了成长和生活方向的教师不计其数,他们的改变不仅仅是读了多少本书,写了多少文字,发表了多少论文,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叙事教育”改变了教育心态和方式,温柔了自己的面容,温暖了学生的心灵,幸福了自己的生活,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一个不断求新的职业,只有时时补充新的知识才能满足教书育人的需求。也就是说,教师要想实现职业发展的理想,首先要保证教书育人的知识不断输入。而这个源头的动力就是老师的研究意识,老师的研究意识不是靠自己空想得来的,而是需要去观察,从叙事写作中感悟真理,寻找突破口。当然,除此以外,就是读书,多读书,读有用的书,读优秀的书,把别人家优秀的东西,吸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意识,真正为自己所用。

在王维审老师的四本书中,描写或引用了上千个或清浅或深刻的故事,每个故事之后都有他对于教育的反思和归纳。王老师在成长和工作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坎坷,但是在字里行间我看不到他的抱怨和颓废,有的只是对故事的反思和提升,还有始终不懈的坚持与努力,让读者从中获得警示或经验,激励读者向善、向真、向好。王老师对自己叙事教育之路的坚持,在面对各种困难一往无前的态度,让我深深震撼,通过对王老师著作的阅读,使我养成了读书、写作的良好习惯,读书和写作让我学会的反思,让我在快速奔跑的时候,尝试停下来静思,让我知道了如何审视自己,正视自己。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遭遇,当我在工作中生活中,不知所措了,迷惑了,找不到方向了的时候,我都会打开一本书阅读,或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将自己的痛苦和困惑写下来。阅读能拂去我眼中的阴霾,写作能倾诉我心中的情愫,使我能自我调整,自我抚慰,然后又满血复活,精神抖擞地去迎接新的挑战,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