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促进中班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2022-04-13 11:11:29)
标签:
教育 |
蓝田县教育教学科研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 |
《班本课程促进中班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
||
负 责 人 |
李敏 |
成 |
张晶 、鄢为 |
负责人单位 |
蓝田县第三(恒大)幼儿园 |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提高认识 所谓探究式班本课程,主要指的是在课程设计中强调幼儿的主动性,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知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导,幼儿被动听讲的教学形式,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急。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探究式教学强调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以幼儿为〃中心〃设计符合其身心特征的课程,提髙幼儿的能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开展问卷调查,强化研究基础 课题组成员首先分析了当前班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家长资源入手,适时给予帮助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幼儿的探究能力更促进了家长与幼儿的亲子关系。
二、实践成果 1.幼儿方面 在班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儿童会碰到困难,及时解决困难是教师需要引导儿童的能力,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爱表现、爱探索的阶段,我们关注到了幼儿在活动中存在在的问题并给予了及时的指导,因此在整个课程活动中幼儿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 在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化是确保课程游戏化顺利推进的关键。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意识、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品质,幼儿园课程要远离“小学化”,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加的勇于改变、乐于改变、善于改变,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
||
存在困难 |
三、存在问题 从研究的过程来看,最初的研究思路是正确的,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研究中由于受教学条件、教师素质、家长育儿观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体现在: 1.家长的缺席 虽然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摸底,可是部分家长缺席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家长缺席的情况下,孩子是无法完成的,松散不重视的家长,孩子也无法长久坚持。 2.对家长的指导还是不到位 在操作上有些模糊。家长以为只要完成了老师所说的要求就好了。缺少亲子互动,缺少和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的共同营造,让活动成为了孩子的独角戏。
|
||
解决思路 |
四、解决思路 1.明确目标,正确认识班本课程的意义价值 幼儿班本课程的应对策略明确目标,正确认识班本课程意义价值班本课程的目标重在培养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探究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想象等能力的综合发展。 2、为幼儿提供宽广的探究空间 课例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实施科学活动,聚焦课堂、区域等活动场,观察、记录个别幼儿的探究行为,量化呈现或者描述性语言呈现幼儿探究水平、科学素养改变的数据,了解其能力发展现状,并从中分析规律,提炼有效的实施策略。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 2.开展实际教学研究,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 3.成果展示要具体:报告、论文、案例、随笔、读书笔记和经验总结等。 4.按计划做课题研究总结。 5.随时积累和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漏。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