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今年小学新生,结束了幼儿园的生活,迈入了小学校园,孩子们完成了幼小衔接。从此,开启了孩子们的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孩子们升入小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孩子们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开始。为了这一天,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上当地一所知名的好小学,有的家长们提前几年,举全家之力,购买学区房。多年来造成学区房价格居高不下,令人生畏。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就近上学方便,也进一步推高了学区片租房租金水涨船高。另外,今年有的教育资源集中的小学,家长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更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挖空心思地能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家长孩子们的拥挤扎堆,名校跨区借名办学,有的名校出现了“航母校”现象。由于超员扩招,一年级十几个班,甚至几十个班,急聘教师。甚至,连开几所分校容纳新生。
最近,我看了一则《关于新生家长的大体归类》一文。认为,虽然不能把所以的家长心态包罗万象,全部囊括,但也基本能概括其中。
第一类:新移民派。这部分家庭是从四面八方的不同地方,新进入到大中城市的新市民。他们的迁移也包含着,为了孩子教育的重要因素在内。他们勤奋努力工作,倾囊投入全部资金,在城市里贷款购买房产,办理城市户口。在孩子的学习上,全家动员,一起上阵。不顾孩子的负荷承受能力,重压之下加倍付出。孩子在学习上从不懈怠,只看考试成绩,往往都是拉满弓。其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尽早的出人头地,尽快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市民。
第二类:佛系派。这部分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放任不管,不闻少管。纯靠孩子自己的天赋,纯靠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教授,单凭碰运气,寄托自己孩子所任老师是否负责。这种学生家长到了自己的孩子四、五年级时,如梦初醒,发现自己孩子的学习,明显与同班同学在学习上拉开了差距。开始着急,十分焦虑,孩子因为基础没有打好,短期很难赶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孩子学习落后,今后可能没有好的“出路”。
第三类:资源派。这一派家长,非常喜欢关注各区学校排名,对于其中,排名靠前的名校,可谓不计成本,也要为自己孩子抢到最好的教育资源,挤进“宝塔尖”上的好学校。不惜花重金购买学区房,办理学区户口,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送上录取率最高的“制高点”。
您大概率是那一派家长呢?请问那一位家长?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龙凤之才”,可怜天下父母心!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位家长的法定责任。培养教育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一个综合合力的结果。要结合全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共同协调努力,才能培养教育出品德高尚、具有文化知识、遵纪守法、行为规范、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爱劳动。在阳光下,快乐健康成长的新一代青少年,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这才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