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义军德寿重宝金币鉴赏

分类: 收藏鉴赏 |
径58.90-59.02mm,穿14.74mm,厚3.42mm,重53.4g。

元末,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形成许多地方割据政权,并纷纷铸造货币。张士诚据高邮铸天佑通宝,韩林儿据亳州铸龙凤通宝,徐寿辉据蕲水铸天启通宝、天定通宝,陈友谅据江州铸大义通宝等。这些钱币铸量不大,存世无多,大多已成珍稀品种。德寿重宝是在陈友谅死后其次子陈理继位改元“德寿”时所铸的钱币,诸钱谱未录,仅《戴葆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及余榴梁、徐渊所著的《中国花钱》有此钱拓片。
关于陈理,张家林《二十五史精编·元史、明史》专列了《陈理》一节,现节录其部分内容如下:
“至正二十三年(1263年)八月,陈友谅中箭阵亡,太子陈善儿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友谅次子陈理,载上陈友谅尸体,逃回武昌。陈理回到武昌后,继承帝位,改元‘德寿’。是冬朱元璋亲征武昌,次年二月再次亲征。陈理丞相张必先被擒,绑在城下示众。张必先是名骁将,他被擒后,城中将士惊慌失措,许多人因此投降朱元璋。朱元璋便派陈友谅的旧臣罗复仁入城招降陈理,陈理于是投降,进入军门,俯伏于地,不敢抬头。朱元璋见陈理年幼弱小,将他扶起,握着他的手说:‘我不会将你治罪的,府库财务任凭选取。’授陈理为‘归德侯’,随即返回应天(现南京)。洪武五年(1372年),陈理及归义侯明升—起迁居高丽,得到善待。”
据此,陈理前后只当了五个月皇帝,“德寿重宝”应是改元时例行性开炉钱,大概主要分赠给几个归臣残将,所以存世才极为稀少,且只有折十型以上大钱。
当然,从收藏的角度看,稀有性是评价钱币品位的第一要素。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此钱相较元末其它地方割据政权的钱币更加珍稀,其收藏价值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