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证了“安史之乱”的两枚大银钱

(2024-06-03 12:44:06)
分类: 收藏鉴赏

天宝十四年(755年),唐朝爆发了一场历时七年零两个月、几乎葬送了整个帝国的叛乱,因为叛乱的两位主角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安史之乱”。

如今“安史之乱”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千二百七十年,但是,“安史之乱”的两位主角所铸造的两枚银钱,作为那场叛乱的实物见证,历经千年的沉寂,依然记录着当年的一切。

这两枚银钱就是:

安禄山铸造的“圣武通宝”银钱:径57.08~57.33mm,穿边长9.68mm,厚4.30mm,重83.8g

见证了“安史之乱”的两枚大银钱

史思明铸造的“顺天通宝”银钱:径56.62~56.93mm,穿边长8.56mm,厚5.55mm,重88.8g

 见证了“安史之乱”的两枚大银钱

两枚银钱的版式风格和尺寸大小大致相同,只不过“圣武通宝”钱文直读;“顺天通宝”钱文则是旋读。

“圣武通宝”银钱当是铸造于“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建元“圣武”之时。不过,可能只是铸造了少量的这种银钱作为纪念币分赏给近臣和部将,而没有铸造作为流通货币的“圣武”铜钱,所以既不见诸钱谱载录,也迄今没有任何“圣武”行用钱被发现。

“顺天通宝”银钱则当铸造于唐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杀掉弑父而篡位的安禄山之子安庆绪、自己做了“大燕皇帝”、建元“顺天”之时。不过,与安禄山不同的是,史思明同时还铸行了作为流通货币的“顺天元宝”铜钱。

这两枚银钱,因迄今为仅见,故诸钱谱和有关古钱币的书籍皆未载录,然而其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