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珍藏]战国“上尃”背“一两”三孔布

(2024-01-29 14:29:48)
分类: 收藏鉴赏

通长70.43mm,首宽15.92mm,腰宽31.30mm,足宽36.25mm,重18.8g.

 [我的珍藏]战国“上尃”背“一两”三孔布

 

三孔布是布币中非常特殊的一个种类,最早见于清人初尚龄所著的《吉金所见录》,书中载有一品“南行易”背“十二朱”三孔布。三孔布的基本形制跟圆足布相似,但在首和两足各有一圆孔,故称“三孔布”。有“安阳”、“上専”、“宋子”、“无终”、“南行易”等铭文,皆为地名。

三孔布币值分大小两等,采用“铢两制”记重,大布的背文为“一两”,小布的背文为“十二朱(铢)”,反映了战国时的衡制有所变化,原来的釿为两、铢所取代。“十二朱(铢)”中的“朱(铢)”是我国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二铢为半两。从货币制度的角度出发,三孔布分一两、十二铢两等,相当于以前布币使用的一釿、半釿之制。由此可知,三孔布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开拓了铢两货币的先河。

目前钱币界对三孔布的国别属性,以认为系战国晚期赵国铸币的学者和观点居多。因为三孔布面文地名均为赵地,三晋(韩、赵、魏)亦用“朱(铢)”、“两”为重量标度。

经国内外钱币学、古文字学和考古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确定“上専”即今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

战国三孔布因形制特殊,存世量极罕,且除博物馆藏品外,大多流失海外。因此,它是先秦货币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其收藏价值自不待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