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代契丹文“大辽龙州刺史”金腰牌鉴赏

(2024-01-27 12:21:51)
分类: 收藏鉴赏

132.90mm(除穿口)~144.39mm,宽45.35mm(最窄处)~61.42mm(最宽处),厚3.71mm,重157.5g

辽代契丹文“大辽龙州刺史”金腰牌鉴赏

这枚契丹文“大辽龙州刺史”金腰牌造型奇特:穿口呈扁长方形,大约是为方便于系在皮带上;穿口下是较宽大的倭角扁方形,其上镌刻一条腾龙,气势凶猛,威风凛凛;龙下收窄呈竖长方形,上端横写着两个契丹小字,其下竖写着四个契丹小字;牌的底端又扩大,犹如底座一样。整个牌面显得典雅而精巧、简洁而端庄。

牌上横写的两个契丹小字,汉译为右“大”左“辽”;竖写的四个契丹小字,由上至下汉译为“龙州刺史”;合起来就是“大辽龙州刺史”。由此可见,这是一块罕见的辽代地方州级长官的职官腰牌。

《辽史·地理志》“东京道”载:“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馀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由此可知龙州即黄龙府,为辽金军事重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对部下所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即指此地。亦即今之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

辽初时,黄龙府统五州三县(安远州、威州、清州、益州、雍州和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到辽圣宗(公元十一世纪)时,该处除设行政长官外,还配备了军事兵马都部司,此外,还调迁兀惹、铁骊户等部族军,常驻黄龙府及其所属各大州城。

刺史,“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自西汉设立为监察郡县的官员,辽朝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其品级:上州的刺史为三品,中州的刺史为四品,下州的刺史为五品。

辽承唐制,三品以上官员佩戴金腰牌,四、五品官员佩戴银腰牌,六品以下官员佩戴铜腰牌。

作为管辖五个节度州和三个县的龙州(黄龙府),其刺史当为正三品。所以,龙州刺史的身份腰牌用黄金制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