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契丹文“东京留守护卫大将军”金腰牌鉴赏

分类: 收藏鉴赏 |
含挂钮高110.12mm,宽(径)95.37mm,厚4.00mm,重178.4g。
牌面铸有三列共九个契丹小字,经破译,左列两个契丹小字为“东京”,右列两个契丹小字为“留守”, 中列五个契丹小字为“护卫大将军”,合起来就是“东京留守护卫大将军”。牌背铸一虎头,双目圆瞪,血口大开,牙齿外露,毛须怒张,威风凛凛;其铸造采用高浮雕技法,颇有立体感。
契丹文字虽然是辽代为记录契丹语而创制的文字,但在女真人灭辽建立金朝后,仍继续使用,直到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诏罢契丹字”才废止。而这面金腰牌不应属于辽代而应属于金代,是因为:1.辽代的大型职官腰牌都是长方形的,金代的职官腰牌才都是圆形的;2.辽代高级职官的腰牌只铭刻现任官职名称,而金代高级职官的腰牌则往往铭刻其现任实职与此前的加官两种官名;3.牌面文字,辽代是先右后左,而金代才是先左后右。
通过查阅文献中有关金朝东京留守的任职记载,得知在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诏罢契丹字”前在担任过东京留守的有22人,其中只有金世宗大定五年(1165)任东京留守的石抹荣担任过护卫和宿直将军加授护卫大将军。因此,这块“东京留守护卫大将军”金腰牌曾经的主人很可能就是石抹荣。
石抹荣本是契丹人,“七世祖仕辽,封顺国王”,家世显赫,母亲被女真宗室完颜希尹收为次室,石抹荣也就成了完颜希尹之子。金熙宗年间石抹荣担任了护卫和宿直将军、加授护卫大将军,负责宫城禁卫之事——而金代宿直将军一般由皇帝信任的世家子弟充当——说明石抹荣的“养子”身份是被女真人所接受的。而石抹荣之被选任东京留守,这恐怕也是主要原因。
《金史》卷五八《百官志四》“符制”条记载:“收国二年九月,始制金牌,后又有银牌、木牌之制。盖金牌以授万户,银牌以授猛安,木牌则谋克、蒲辇所佩者也。”金代“万户”为正三品,说明金朝与辽朝一样,三品以上配带金腰牌。而金朝五京(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中京大兴府——今北京、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留守恰好是正三品,所以佩带的当然是金质职官腰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