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至元通宝四体文金币鉴赏

(2023-12-26 16:18:51)
分类: 收藏鉴赏

44.10-44.62mm,厚2.80mm,重量:26.5g

元代至元通宝四体文金币鉴赏

元代至元通宝四体文金币鉴赏

至元通宝四体文钱是元顺帝至元年间(公元1335-1340年)铸造,区别于忽必烈的至元年号,一般称元顺帝至元为后至元。至元通宝四体文钱钱文则有四种:面文“至元通宝”4个字为汉文;背文穿上、穿下直读为八思巴文,穿右为察合台文,穿左为西夏文。因此,该钱被称为“四体文钱”。一般解读背面四个字为“至治通宝”。在历朝历代的古钱币中,面文和背文多达四体的,仅此一例,别无其他。其四体钱文奇崛古朴,疏密自然,笔法宛转,妙出逸趣,甚为独特。

八思巴文是元代八思巴所创制的拼音文字,共有四十一个字母(脱胎于古藏文字母),字数只有一千多个;至元六年八思巴文作为国字颁行全国后,推广受阻,虽然元廷屡次下令用八思巴文“译写一切文字”,但民间还是用汉字,所以八思巴文最终还是主要应用于官方文件。伴随着蒙元帝国的消亡,八思巴文亦被逐渐废弃,成为一种“死文字”。

察合台文是14世纪到20世纪初,生活在我国新疆及中亚地区的维吾尔族等突厥语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它是由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喀尼亚文(喀拉汗文)演变而成的。这种文字使用了阿拉伯文的28个字母,同时从波斯文中借用了4个字母。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等。 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称帝前,命大臣野利荣仁创制的、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民族文字。并在西夏境内作为国字广泛流传。1227年蒙古灭亡西夏。之后随着党项族逐渐消亡,西夏文也成了死文字。

关于这种钱的用途,历来钱币学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镇库钱,也有人认为是供养钱,还有人认为是纪念币,各有理由,莫衷一是。

元代政府因强制发行纸币“宝钞”,对金属货币的铸造严格限制,所以铜钱数量之少可谓空前绝后,而金银币,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这种四体文金币,可谓凤毛麟角,因此极具收藏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