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珍藏]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1932年造壹圆银币

分类: 收藏鉴赏 |
径39.9mm,厚2.64mm,重26.6g。
![[我的珍藏]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1932年造壹圆银币 [我的珍藏]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1932年造壹圆银币](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的珍藏]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1932年造壹圆银币 [我的珍藏]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1932年造壹圆银币](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31年,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在安徽省金家寨附近的麻埠成立了造币厂,自制模具,采用土法冲压,铸造苏维埃银币和铜币,同时还委托红安、商城等地私人银匠承制,日产银元六十枚左右,币材来源于红军战斗中缴获以及土改中没收的银锭、银元和银饰品,翌年5、6月间,正式发行“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壹圆银币,重量约27克,成色88%,有中、俄文二种版式,背面中央图案均为地球、镰刀铁锤,外圈环刻“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啊”宣传标语,流通于鄂豫皖根据地。
由于根据地条件极其困苦,机器设备匮乏,生产技术也十分落后,造币厂铸造银币时,起初只靠一百多斤重的花岗岩石碓,人工冲压成型,不但力度不够,而且着力点不均匀,经常将石碓砸坏,效率低下。后改用二三百斤重的生铁碓,结果只使用一个多月也即告报废,所铸银币虽工艺较为粗糙,常有复打移位现象(本人所收藏的这枚,正面与背面就移位180度),但因信誉良好,深受苏区商民欢迎,为根据地经济的巩固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务保障。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向川陕转移,此种银币随即停铸,流通仅数月,时至今日已十分少见。
后一篇:元代至元通宝四体文金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