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万顺”周16契丹小字背云水飞凤图金币鉴赏
| 分类: 收藏鉴赏 |
径72.84-73.11mm,厚4.33mm,重97.8g。

该钱形制硕大,庄严浑厚;圆穿圆钱,造型奇特。钱面用一圆圈分为内外两部分,圈内上、左、右、下是
“天朝万顺(岁)”四个阳文契丹大字,圈外则均匀镌布16个阳文契丹小字(契丹人称为“简字”)。钱币学家、古钱币收藏家裴元博先生破译,这16个契丹小字是“奉安圣大行帝葬仪横帐吊祭国舅帐辅”。由此可知,该钱是一枚安葬辽国皇帝时特铸的祭祀纪念币。
钱背穿与廓之间满镌一只飞凤。上空丽日高照、祥云轻飘,凤下海浪汹涌、波涛翻滚;飞凤回头向后,眼目凸起,似在顾盼;巨喙张开,似在哀鸣。凤是皇后的象征,整图寄寓着皇后对皇帝逝世的无比悲恸和对丈夫的无限眷念。
契丹小字是公元925年在胡书和契丹大字的基础上编造而成并颁行的,所以该钱必铸造于公元925年之后。而此钱形制之硕大、材质之珍贵,非开国皇帝不可当之。
辽朝的开国皇帝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史·卷二·本纪第二·太祖下》载:“天显元年(926年)秋七月甲戌,(辽太祖)次扶馀府,上(辽太祖)不豫。是夕,大星陨于幄前。辛巳平旦,子城上见黄龙缭绕,可长一里,光耀夺目,入于行宫。有紫黑气蔽天,日乃散。是日,上(辽太祖)崩,年五十五。天赞三年(924年)上所谓‘丙戌秋初,必有归处’,至是乃验。壬午,皇后称制,权决军国事。八月甲午,皇后奉梓宫西还。壬寅,尧骨奔赴行在。乙巳,人皇王倍继至。九月丁卯,梓宫至皇都,权殡于子城西北。己巳,上升天皇帝,庙号太祖。天显二年(927年)八月丁酉,葬太祖皇帝于祖陵,置祖州天城军节度使以奉陵寝。太祖所崩行宫在扶馀城西南两河之间,後建升天殿于此,而以扶馀为黄龙府云。”
至此,我们完全可以判定,该钱铸造于“梓宫至皇都,权殡于子城西北”的辽天显元年(926年)阴历九月至“葬太祖皇帝于祖陵”的辽天显二年(927年)阴历八月期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