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策略52在按库存生产中,算是比较复杂的策略;也是针对成品做计划,在成品层不触发生产,但是在BOM下层组件中,可能会触发生产或者采购;然后有客户需求了,再触发成品层及单独组件的生产或采购;这个策略一般应用于产品附加值在组装层,或者组件具有通用性,成品具有客户特性等;下面介绍一下这个策略的操作方式:
首先,解释一下这个策略的独立需求层参数:
消耗标识:选2,那就是客户需求不仅消耗独立需求;而且还会触发组件层的相关需求消耗;
假设成品30037的计划策略是52,30025是30037的组件;30037的独立需求数为8PC,客户需求为1PC;运行MRP后,在MD04中,可以查看到组件的库存需求清单,如下图:
上图中,标红框的就是成品独立需求触发的组件相关需求;这个相关需求是需要上层客户需求来消耗的,并且触发的计划订单是INDR类型,无法转生产订单或者采购申请;因此,消耗标识为2,那就是客户需求不仅仅要消耗独立需求,而且还要消耗一系列的相关需求;这些相关需求是根据物料主数据中的独立/集中 标识来定义的;
计划标识符:选3;注意了,这个参数和消耗标识是有对应关系的;只要是单项计划,消耗标识一定是2和3;因为只有单项计划,才会在成品层不触发生产,而且还产生一堆不能转生产的相关需求,那这些相关需求一定需要消耗标识为2和3去消耗;
再看一下这个策略的客户需求层参数:
客户需求参数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分配的标识一定要和独立需求相对应;没有MRP为空白,是说客户需求会触发MRP运行;这里解释一下可用性检查;
可用性检查:不勾选;我们知道,这个参数勾选,那就是ATP检查;如果不勾选,那就是独立需求计划检查;那为什么这个策略不勾选?因为这个策略,就是在成品层按客户需求组装的,在组件层如果是通用件,都已经备好库存了;由于独立需求不能触发成品生产,只有客户需求后,才能触发正在的生产;因此,在客户订单做ATP检查时,可用量肯定会零,这对于成品层的ATP检查是没有意义的;
还是上例,成品层的独立需求还剩余7PC;如下图:
那在创建销售订单时,做可用性检查:
上图就是针对策略52的物料30037的独立需求计划的可用性检查;如果销售订单的数量为8PC时,就会出现需求不足,系统只能确认7PC,如下图;
以上,就是策略52的参数配置,其实搞清楚了这几个参数,那策略也已经搞明白了;下面做一下前台测试;
假设一个成品30037,半成品30025和一个原材料10006;
BOM结构为:30037 = 30025*1 + 10006*2;
成品30037主数据的配置为:
策略组 |
消耗模式 |
逆向消耗期间 |
向前消耗期间 |
综合MRP |
计划物料 |
计划工厂 |
52 |
2 |
999 |
999 |
|
|
|
在各个物料的MRP4中设置独立/集中 参数,如下图:
独立/集中:这个参数就是控制组件层的相关需求运行MRP后,计划订单是否可以转生产订单或者采购申请;有3个选项,具体可参照物料主数据的PP视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caa5890102v6nw.html
1、维护独立需求8PC,维护客户需求1PC,运行MRP,然后MD04查看库存需求清单:
在成品30037层:
上图中,客户需求1PC,产生的计划订单是可以转生产订单的;并且客户需求消耗了1PC的独立需求;由独立需求触发的计划订单,不可以转生产订单;
在半成品30025层:
由成品的计划订单37834,触发了半成品的相关需求,并且产生了计划订单37835,这个计划订单是可以转生产订单的,这是因为计划订单37834是由客户需求触发的;
而成品的计划订单37831,也触发了半成品的相关需求,也产生了计划订单37832,但是这个计划订单不可以转生产订单,这是因为计划订单37832是由独立需求触发的;并且半成品设置为单独需求;
在原材料10006层:
产生了两张采购申请,一张是客户需求触发的,一张的独立需求触发的;并且考虑了现有库存量;因为策略52是按库存生产的,所以相关组件需求是会考虑现有库存的;那什么情况下会不考虑现有库存?就是按单生产了,至于这按库存生产和按单生产的具体区别在那里,还是在需求层参数中:
上图中,只要科目分配类别为空白,就是按库存生产,如果是M或者E,那就是按单生产了;这是MTO和MTS的本质区别;我们现在讲的策略10、11、30、40、52等,这个参数都是空白的了;
那为什么这个原材料对客户需求或者独立需求都可以触发采购呢?就是因为,物料主数据设置为汇总需求,因此,只要有独立需求,就可以触发相关组件是采购或者生产;
2、对客户需求进行半成品、成品的生产,计划订单转生产订单;然后投料、报工、收货等;具体就不介绍了;
3、对客户需求交货;
对客户交货后,就会冲销客户需求;这些都没什么特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