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己先做好,再去要求别人!谢付亮讲《论语》(36)

(2022-03-27 20:34:37)

原文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篇》第二十章)

谢付亮简解

这一章继上一章,也是讲如何管理百姓,才能让百姓达到当政者的要求。

大意是,季康子问:“要使老百姓对当政之人尊敬、忠心,又勤勉苦干,应该怎么做呢?”孔子说:“如果你对他们的态度庄重严肃,他们就会尊敬你;如果你能孝敬父母、慈爱幼小,他们就会对你忠心;如果你能选拔任用善良优秀之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他们就会相互勉励、加倍努力了。”

展开阐释之前,先分五组,简单解释原文中的人物和字词。

其一,季康子,姓季孙名肥,鲁大夫季桓子的儿子,在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力的人。“康”是谥号。

其二,以,连词,类似“而”,杨逢彬进一步阐释说,“以”连接形容词、动词和动词性的短语,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

其三,劝,勉励、勤勉,钱逊认为这里的“劝”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其四,临,居上临下。庄,庄重,有威严。敬,尊敬、敬畏。

其五,孝慈,即孝敬和慈爱,这里有两种理解,一是,当政者倡导孝慈,鼓励百姓做到孝慈;二是当政者自己做到孝慈,百姓受其感化,紧随其后,也做到孝慈。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因为当政者倡导孝慈的最佳方法就是身体力行,即,当政者自己做到孝慈,而不是空喊口号,嚷着让别人做,自己却不去做。

那么,如何理解这一章呢?

首先,季康子提问的立场是,老百姓应该怎样怎样;孔子回答的立场是,自己该怎样怎样。

不难理解,孔子是要告诉季康子,要求别人之前,先要对自己提出要求。比如,要让老百姓尊敬你,你自己就要保持庄重严肃的样子。倘若你自己轻飘飘的,不把老百姓的事当回事,经常怠慢他人,甚至鱼肉百姓、草菅人命,老百姓又如何尊敬你?

这里谈一个细节,上一章我说过,《论语》一书中,记录比孔子位高之人的提问时,大都是“孔子对曰”,比如,据《论语·颜渊》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但是,这一章的记录是“子曰”,而不是“孔子对曰”,若不是偶然,则可能是在非常微妙地传达一种信息,即,季康子这个人的确不庄重,不需要在此用“孔子对曰”。

再如,要让老百姓对你忠心,你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孝敬父母,慈爱幼小,若是能再进一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孩子一样,对待普天之下的百姓,那么,何愁百姓不对你忠心耿耿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真心、我实意,双方的关系才能真正进入良性循环,诚心相待,其乐融融!

又如,要让老百姓相互勉励,加倍努力做事,你就要选举善人、好人,或者说德才兼备的人,至于那些品德欠佳和能力不足的人,你不能不管不问,要耐心地教育,“诲人不倦”,让他们天天进步,向善而行。

其次,孔子如此回答季康子,也是一种旁敲侧击,提醒季康子换个位置去想一想,自己先做好,再去要求别人。

那么,季康子做得怎么样呢?本来,鲁国最有权力的应该是国君,比如,鲁哀公,但是,当时最有权力的却是季康子,这正是多位鲁国国君之“哀”,权力都被孟孙、叔孙和季孙等三家瓜分了。

所以,既然要从“责己”开始,季康子就应该认真反省自己对百姓的态度,同时也要反省自己对鲁哀公的态度。

一切从自我的“修身”开始,这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今天依然如此。《日讲》强调:“责民者,民未必应;责己者,不求应而民自应之。”

这个“民”也应该从广义上来理解,对当政者来说,“民”就是老百姓;对老师来说,“民”就是学生;对校长来说,“民”就是老师;对品牌来说,“民”就是消费者;对老板来说,“民”就是员工。我们可以自行展开,对号入座。

既然如此,自己先做好,再去要求别人,否则,你就没资格!这是孔子的老辣,我们必须认真学、照着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