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老师说过:“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它往往会深刻而长久的留在学生的记忆里,不可磨灭。”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首因效应”的影响,完成好自己的“第一次”。
怎样利用好“首因效应”呢?
一、上好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新学期伊始,每个学生都对新老师以及新的学习内容抱有强烈的期待。所以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当精心准备,巧妙的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也是“先声夺人”,让学生充分认识本学期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
二、处理好教材每个章节或每个单元的第一课。在数学上,一般每一章的第一节内容都是本章的重要概念,是一章的核心所在。因此,老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重点,讲清核心概念,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对概念的认知理解透彻了,在后面的学习中才能感觉轻松。比如在学习周长时要让学生理解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通俗讲就是围着图形所有的边的和,再加上实际运用就会很容易学会。而“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指的是一个平面。和周长去做对比讲,更能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做出区分,不容易出现概念混淆。
三、认真对待每节课的导课部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具有问题情景的开场或是生动的故事,亦或是精彩的试听材料,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在做导课内容时,既要设计的生动有趣儿,又要紧密联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感兴趣就生搬硬套的加游戏,加故事。学生高兴了,但课题跑了。
四、要科学设计第一次考试或检测。检测是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重要手段,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测验成绩来调整这段时间的学习态度。所以我认为第一次测试,要使题目难易程度适中,切记使大多数学生惨败,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为难情绪,丧失学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