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太行山黄土高原人文地理图片 |
分类: 我的摄影吧 |
(一)太行大峡谷
巍巍太行山东麓为河北省,西麓为山西省,南麓为河南省,是三省的交界岭。林州太行大峡谷位于河南省地级安阳市西侧120公里外县级林州市石板岩乡。狭长峡谷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公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约1000米。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苍溪水湍,流瀑四挂,是“北雄风光”的典型地形特征。
下图:从林州汽车南站乘“旅1”路公交约18公里到达太行大峡谷(峡谷属林虑山脉)山门口平板桥车站,车站外已是初秋的层林尽染景色。
下图:从平板桥车站(林虑山四柱三门牌坊)到太行大峡谷入口处桃花谷还有16公里山路。
下图:改乘小车沿16公里爬山公路往大峡谷入口处桃花谷驶去。这时月亮还在东北方向高挂,已到大峡谷石板岩大桥太行隧道口,从小车往外眺望远处云雾飘渺,山峦起伏。打个招呼叫司机停下车拍下此图。呵呵,山在云中飘,人在画中游,悠哉!
下图:太行大峡谷分桃花谷,王相岩,峡谷漂流和太极冰山组成(太极冰山还未正式对外开放)。
下图:桃花谷谷口,斜坡往北前往红旗渠爬山公路,距离红旗渠总干渠景区约23公里。
下图:梦幻水韵桃花谷,堪称北方九寨沟。桃花谷因水而灵性,因水而秀美,因水而活跃,因水而神奇。
下图:桃花谷“二龙戏珠”前往“九连瀑”景观,在栈道上相迎相辉迷人醉美倒影。
下图:“太行天路”位于太行之巅,由于山路蜿蜒于海拔1000多米的山腰之间,所以将这一段山路命名为天路。走进“太行天路”,整个峡谷一览无余,山因云雾缭绕而妖娆,水因青山耸立而柔美,这一切都犹如“人间仙境”般,充分展示了坚与刚,柔与美的最高境界。正逢秋季,眺望远处逶迤山路盘踞在秋枫林中,令人心旷神怡!
下图:太行天路座游览车折回到桃花谷山路上眺望气势磅礴太行山。
从桃花谷往西到王相岩景区约3.7公里,没有景区游览车,还是选择步行可以观赏沿途景色。下图是步行中途爬上半山腰草庙,图中庙宇和400年劲松及峥嵘太行融为一图景色。
下图:浓厚黄土高原乡土气息草庙村。
下图:王相岩88米高旋转阶梯,直直树立在悬崖峭壁上,有“华夏第一筒梯”的美称。
下图:“太行平湖”在石板岩乡北部前往红旗泉半途路中。平湖又名“刘秀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避难处闻名。湖中四周青山叠翠,一望无垠的水面波光粼粼,如镶嵌在深山中的一面巨大宝镜。饱览高峡出平湖的山光水色,真是美不胜收。
(二)红旗渠
红旗渠位于太行大峡谷东北约30公里(紧贴S228省道),是河南林州市、山西平顺县和河北涉县三省交界处。总干渠长70.6公里,百条支渠组成总长1500公里环绕太行山腰的“人工开凿天河”。图为“红旗渠纪念馆”外景。
红旗渠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没有现代化开凿设备下,林县十万开山者一锤一钎一双手,引山西平顺漳水引入林县(当时行政区为林县),历经九年建设完成。总干渠及3条干渠共开凿悬崖绝壁50余处,斩断山崖264座,跨越沟涧274条,修建隧洞、渡槽、涵洞等各种建筑物1080座。下图为纪念馆内红旗渠精神动天下展示塑像。
进入纪念馆,感受到浓浓红旗渠艰苦创业精神,图为1969年红旗渠引水通渠人山人海激情时刻图片。
下图:5A风景区红旗渠分“纪念馆及分水闸”和“总干渠景区”二大部分,相互距离约20公里。下图为分水闸外景色。
下图:红旗渠总干泉景区半山腰拍摄,图中公路为S228省道,省道左侧是林州红旗渠;右侧为河北邯郸涉县。
下图:红旗渠绕太行,沿途栈道到处有上世纪六十年代人定胜天,艰苦开凿劈山引水纪念塑像。
下图:红旗渠打穿太行的团结洞,也是景区终点。尽管现在林州人民引水水源主要靠境内新建的淇河上游4000万立方米弓上水库供应(目前红旗渠水源主要为水利灌溉),但自力更生,团结一致艰苦创业红旗渠精神具有巨大震撼和穿透力,一代又一代传承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