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新闻提示
据北京市民政局介绍,北京未来不再开发传统墓穴,目前已有墓穴最多能用到2050年左右。近年来,北京市区多家墓地已无墓可售,剩余的墓穴价格也动辄数万或数十万。与此同时,河北涿州、怀来、三河等地都出现大面积墓葬群。此外媒体探访发现,在北京,树葬、花葬、草葬等生态葬形式丰富。海葬认知度较高,甚至一些私人公司及游艇俱乐部也开展了海葬业务,一次豪华游艇骨灰撒海收费达9万元。
每到清明祭扫时节,各地的墓地价格就会引发一轮社会关注,甚至会有人惊呼“死不起”。事实上所谓的“死不起”可以说完全是个伪命题,因为房子可能是“刚需”,墓地却不是,近些年来流行起来的生态葬,早已使得“入土为安”不再是殡葬的唯一方式。
其实,殡葬暴利的存在,比如墓穴售价每平米最高15万元,或者游艇俱乐部搞出9万一次的豪华海葬,都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仅仅1平米土地,或者游艇出海一次所消耗的资源都非常有限,而产出的经济效益却很可观,这无疑是商业上的成功。但是,对于这样的暴利行业,必须有严格到位的监管,要在法律的框架内经营。
至于消费者,需要厘清的是,墓地的资源虽然是有限的,而政府部门主导的树葬、花葬、草葬等生态葬却价格低廉,甚至有的地方还在倒贴钱。所以,面对多种选择,与其一边掏着钱一边抱怨殡葬暴利、“死不起”,不如换个思路,多了解一点生态葬。
就以北京为例,2015年骨灰撒海已突破2000例,补贴标准也由2000元提升至4000元。此外,北京还有景观骨灰撒散、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方式,价格都远远低于传统殡葬方式,而且经营这些生态葬业务的陵园,也都为逝者的亲友提供祭扫服务。
其实很多时候,生者为逝者购买昂贵的墓穴、举办奢华的葬礼,深层的原因都不是“感情深”,而是在摆谱儿、作秀,给活人脸上“贴金”;也有的时候,则是存在一种愧疚的心里,觉得老人活着的时候自己不够孝顺,所以想弥补一下。说得狠一点,这或多或少都有点虚伪。
正所谓厚养薄葬,老人在的时候多回家看看,多一些陪伴才是最重要的——与其热热闹闹地过清明,不如和和美美地过重阳。
一方面,我们的社会观念理应进一步改变,别再瞧不起少花钱、不花钱的“生态葬”,因为“轻轻离开,不带走一片云彩”,或许才是最环保、最时尚、最美丽的姿态。另一方面,树葬、花葬、草葬、海葬等各种生态葬的宣传和补贴也要进一步跟上,帮着大家树立新的观念,拥有更多的选择。
总之,只要我们有了更理性、更明智的态度,就可以潇洒地说:墓地昂贵,关我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