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老要花钱 更要会花钱

(2016-01-25 13:27:28)
标签:

杂谈

北京正研究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政策,年内出台管理办法。据介绍,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主要针对有困难的失能、失智老人,预计有60万人左右。


昨天,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了第二次全体会议,市人民政府在会上就《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书面报告。同时,本次大会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本市目前养老事业发展情况。异地养老的人群,在河北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可按照北京的政策报销,目前京津冀三地正在进行系统对接。


在家照顾自己的父母,还能像家政、保姆那样领取工资,这样的消息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如果相关政策落地,很多人的幸福感必然会大幅提升。


尽管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主要针对有困难的失能、失智老人,而且补贴并不见得多,但这一政策充分表明了养老方面的社会责任。当一个公民年老体衰,不仅仅需要亲情,也需要社会的关怀,因为社会的关爱代表着一种肯定,肯定了他的劳动与付出。和“以房养老”、“退休人员缴医保”相比较,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必然会赢得更多掌声。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公众幸福感的提升,面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理应在养老方面给予更多的财政投入。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的推进,我们节省了大量的三公经费,这些费用都可以用于养老等民生方面。另一方面,此前就曾经有诸多专家学者建议将更多央企收益划拨为社保基金。


养老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在花钱过程中也需要更严谨的调研、决策与审计。


拿居家养老子女带薪护理来说,虽是好事但也要防范个别人钻漏洞套取补贴。其实,这一政策完全可以和“家庭医生式服务”齐头并进。失能老人在家养老肯定需要社区医疗服务,那么随时“家访”社区医生既可以照顾老人健康,也可以顺便看看带薪在家的子女有没有尽到责任,而子女也可以监督家庭医生的工作是否到位。


既要舍得花钱也要会花钱,这就需要研究老人的需求,把工作做到位。据报道,昨天的会议上谈到了“已建成的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运营不善,服务功能不适”,这就说明之前某些资金花出去了,效果却不好,需要进一步改善。养老照料中心需要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这都需要广泛调研以及集思广益。


步入老年,人体的很多机能衰退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医疗是养老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昨天的会议上传出消息说,家庭病床医疗费将纳入医保,京津冀三地医保有望“漫游”,这都是值得点赞的好事。


除了报销制度的联网,也需要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比如说,如果协和等大医院的医生能够到津冀等地交流、轮岗,带动更多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再辅以医保漫游政策,异地养老人员就不必来回奔波了。


总之,老龄化社会的养老的确需要更多投入,这种投入不仅仅在资金方面,也在政策、资源等诸多层面。


文/王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