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就在昨日,全国政府网站首份“体检”报告公布,超九成网站抽查合格。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决定今年对全国政府网站进行普查,12月为普查收官阶段。
此前,政府网站存在的各种问题时不时进入公众的视野,比如说有的地方发布过领导视察的“悬浮照”,有些地方政府网站的内容涉嫌抄袭,除了地名不一样之外,工作内容几乎雷同。
如果只看单方发布的信息,那么问题或许还少一点儿,如果再看看互动内容,某些“神回复”就更是令人啼笑皆非。据报道,去年有网民向浙江绍兴环保局官微投诉噪音扰民,没料想得到的回复是:“等等哈,正吃着切糕呢!”而陕西咸阳市政府官网政民互动板块里的部门信箱中,有关部门在回答关于公积金的问题留言时,做出了一则回复:“asdasd。”
面对政府部门网站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全面体检早就势在必行。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整改,被抽查的网站超过九成合格。我们期待那些不合格的网站能尽快改进,合格的则要坚持、发展,别等着检查期一过就复归“冬眠”、“僵尸”状态。
虽然从“体检报告”来看政府网站的总体状况已经大大改善,但是一些问题也依然存在。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网站旧稿新发、更新不及时的状况依然存在;再比如近日笔者就发现,在三河市政府燕郊政务服务中心网站的“主任信箱”栏目,点开“我要写信”,竟然看到这样一句话:真诚地欢迎您为萍乡的发展提出建议……这就很让人摸不着头脑,莫非燕郊政务服务中心的主任是从江西萍乡借调来的?
今天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中国倡导并举办的世界性盛会,也是互联网治理迈向全球共享共治模式的崭新里程碑。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的政府网站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实在令人遗憾。
其实,“互联网 ”的思维方式不仅仅对经济发展大有助益,对于政府机关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便民利民来说也很重要。
一方面,通过网站以及官方微博、微信,政府部门可以及时发布、传递政策、规章、制度等各种信息,从而让公众了解、知悉、遵守;另一方面,通过网络途径也可以便捷地得到广大市民的反馈信息,从而知道民之所想、民之所愿。
此外,对于一些窗口单位来说,开通网上的初审、预约,就可以让市民办事的时候少跑两趟、少排会儿队,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政府部门服务于民的人性化。互联网思维注入政府管理,就能够更好地实现“共享共治”。
很多时候,政府网站办不好,并不是因为“没有点子”,而是反映出职能转变、态度转变不足的深层问题。
如果政府部门还是高高在上,固守官僚主义的思维模式,那么僵尸网站、悬浮照、旧稿新发等情况也就难以避免;反之,如果政府部门真的把自己当公仆,大大提高了服务意识,树立了“互联网+”的思维模式,那么看到人民群众就会像是淘宝小二看到了顾客,自然而然地想要热热乎乎地叫一声“亲”……到了那样的境界,政府网站也好,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也罢,都可以大大地上一个台阶。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