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春节放不放假 纠结在“习惯性多管”
受相关部门委托,人民大学调查中心进行一次调查,内容是请民众“投票”:明年春节,究竟是“除夕到初二”放假好,还是“初一到初三”放假好?就目前数据来看,支持前者的是大多数。这容易让人想起一个典故:朝三暮四好,还是朝四暮三好呢?
假日办这样的机构不存在了,但放假依然要有人管。管来管去,管到管理者自己也十分纠结。除夕放假,反对者众,觉得除夕属于放不放都得放的,将除夕定为法定假期,等于抢了老百姓的“隐性福利”。今年改成初一放假,反对声依旧高涨,因为全家共度除夕是春节传统,日子一改,传统变成违规了。改来改去,相关部门也无所适从,所以“放权”,看来是谁喊得响听谁的。
说句实话,人们对春节假期不满,归根结底,原因不是哪天放,而是放得少。尤其对很多打算旅游的人来说,3天假加2个周末一共7天,也不够解渴。春运的高峰,在除夕前很多天就开始了,那些旅客能遵守官方放假安排吗?真遵守了,铁路、公路、航空恐怕都吃不消。
所以,不满的原因,在于假期的设置严重脱离实际。脱离实际,根源在于“习惯性多管”。相关部门非要给全国人民安排放假时间,搁平时还行,搁春节,纠结不已。
其实,对春节法定假期的安排,也应该像下放审批权一样,能放就放。法定假期只对公务员有效,对于其他行业,就是给出一个低限——至少要放3天。至于企业愿意让员工何时离岗、何时返岗,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双方的协商,自由安排。多年以来,所谓春节假期,早就是这个情况。有关部门还在除夕、初一这个问题上调查,不知道是真不了解情况,还是装聋作哑。这实际上还是旧有的“牧民”思想在作怪,觉得官是“牧者”,百姓是“羊群”,何时放假,必须有一个全民规范。这种管理意识太落后,在现代社会,该管的要管起来,不该管的就要撒手。
明确给民众春节假期的自由度,一切争论就能烟消云散。不仅没争论,还能减小春运压力、鼓励大家出游、刺激经济。最可贵的,是给了民众合法的福利,也就是显性的福利,而不是所谓的“隐性福利”。这不需要什么付出,因为事实早就如此了,何不把桌面下的事拿到桌面上来,给全国人民一个天大的人情?老猫
前一篇:“女孩失踪”现象亟须科学分析
后一篇:学习姚明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