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10月06日

(2013-10-06 11:50:37)
标签:

杂谈

【国庆VS春节,长假交通应该“找不同”】

据交通、铁路、民航统计,国庆7天长假中,全国将有6.98亿人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不含自驾车),平均每天约1亿人次在路上。10月1日,铁路发送旅客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国庆7天长假的出行人次,比春节长假多出近一半。

国庆假期就要结束了,从今天下午起,北京要迎来返京车辆的高峰,糟糕的是,这两天还是雾霾严重的天气。面临最大考验的,是以京藏高速为首的进京高速路,拥堵似乎要不可避免地发生。因此,相关部门发布了高速路绕行方案,一言以蔽之,就是到了六环就躲开高速,找小路进京,也许要比高速路走得快。

绕行是方法之一,其实最重要的是找到国庆长假的出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国庆长假出行人数比春节多,这个数字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不过仔细对比一下,就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来。其一,国庆交通承载过重的地段,大多与旅游景区相关,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周边短途辐射。其二,出行频率要比春节大一些,逛了这儿又去逛那里,反复出行的比较多。其三,国庆交通比春节更没弹性,春节休假可以提前走,买不到票可以晚回来,但国庆几乎是刚性的,一放假必须走,假期最后一天一定要回来。当然,再说下去,不同点更多。这就需要一些措施在执行的时候,要有差别,不是简单发布一下绕行方案就可以解决的。

以北京为例,在国庆期间,去周边北戴河、天津以及山东、河北等地旅游的比较多,去郊区的人也多。一些地方有高铁,就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压力,但高铁不到的地方,没那么方便,很多人就采取自驾车出行——这必然会对返程的交通造成压力。这个时候,能不能在周边景区多开行一些临时性的班车、摆渡车,使得人们依靠公共交通也能完成出行呢?这就需要交通部门做一些筹划,当然,景区也得出把力气,别光想着挣钱了,最好能把游客们接来,也能送走。

潮汐车道也是值得考虑的。特别是进出京最拥堵的时段,一边车满为患,另一边空空荡荡。高速路完全可以在特定路段、特定时间从反方向借一条车道过来。这事在城里已经试行,效果也还不错,长假完全能照章办理。另外,在特别拥堵的时候,还应该设卡子,不要让载重卡车上高速添堵,它们走走停停耗油不说,还很危险。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公共交通一定要尽量准时。10月5日武昌到惠州的K435次列车晚点7小时,铁路部门还互相推诿说不清楚原因,这事情就不该再发生。国庆假期太刚性,晚回去一天,旅客受到的损失,可能比一张火车票价钱大得多。既然挣了乘客的钱,就一定要准点把乘客送回去。

当然,解决交通问题也不全是别人的事儿,出去玩的人自己也该安排好。比如少玩一天,早点回来歇着,对交通对自己都有好处;再比如事先上网找地图,熟悉下拥堵地段的路线,多设计点方案,拥堵时绕行也不会迷路。还有该强调的是,一定要文明出行,别抢道并线加塞,也别疲劳驾驶。就觉得自己着急,出了事耽误的是大家的时间,欲速则不达,反而不美。总之,大家都动动脑子,情况会好很多。  

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3年10月05日
后一篇:2013年10月06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