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是除春节外唯一的长假,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出门旅游是很多人的选择。今年十一,又赶上新《旅游法》实施,好好和新法律磨合磨合,旅游就会舒心快乐。
很多人都在谈旅行社涨价,有的线路涨了好几倍。原因是新法禁止了强行购物,这就让吃购物回扣的旅行社“赔本”了,所以必须得提高团费补偿回来。这事情得两说着,一是原来的便宜是否合理?一次出游的成本到底是多少?要真是全靠购物撑着,现在涨价也情有可原,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去哪儿旅游都没有。
换个角度想,钱花多了,玩得还舒心呢。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借风涨价,这一招商家也常用,随便什么由头,都能成为涨价的借口。后一种长不了,有市场调节着呢,太贵的线路就淘汰,别人也不是傻子。总之,旅行团价格的变化,是新法实施最直接的一个反应。可能就是一阵,毕竟想要大家出门,实惠最重要。
其实,除了团费这事儿以外,旅行安全也是新《旅游法》的重要内容。前一阵安全的事情出了不少,有从缆车上掉下来的,有从游乐设施上甩出来的。根据新法,这些都要有人负责了。于是,一些悬的项目也取消了,比如香山,就停止了在缆车上挥手照相。作为一名游客,也一定要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见到没把握的项目,就别硬着头皮上。这个假期主要还是用来放松的,没必要总想挑战自己。要挑战,留着劲儿上班的时候再用吧。
新《旅游法》盯着旅行社、商家、旅游点,这没错。可也别在盯着别人的同时,忘了自己。要知道新法对游客的行为也是有规范的,要求游客遵守文明规范。有的游客,的确不招人喜欢。跟团出去,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吵架的、插队的、随地吐痰的,别以为这是小事,有些行为触及法律了,得拘留——比如要是再忍不住手欠,在哪根柱子上、石头上刻“到此一游”,那就不是道歉解决得了的,需要负法律责任了。
还有那么几位,拿着吸铁石到故宫许愿池子里捞硬币的,丢人不丢人啊?要说这事也持续了好几年了,新法实施,该停手了吧?门票钱已经回来了还有赚,以后别干了。
十一在外旅游的人多,交通、饮食、住宿上,发生各种小摩擦也难免。说句实话,互相让一让,什么事都过去了。新《旅游法》来了,各方都要小心,别越线。
其实也不用总挂着弦。旅行社不贪,景点里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再仔细点,游客们平时就有文明的习惯,就不可能越界。长假难得,你赚该赚的钱,我找我该有的乐子,就能获取一个快乐的假期。利益都是双向的,明白了这点,旅游和心情,就都舒坦了。 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