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毋庸置疑该是安全
(2013-09-01 17:26:36)
昨天下午,记者带着《法制晚报》近期的“被挖双眼男童”、“女童王府井莫名被扎”两篇报道提前来到艺美小学,为老师准备“自我安全保护”开学第一课提供教案素材。在这个课程的筹备阶段,艺美小学相关老师特意向本报咨询了伤害事件的全部过程,并采用本报报道内容作为此次开学第一课的案例分析教材。
今天是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许多学校都利用返校的第一天,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这么做是有背景的。最近一段时间,针对儿童的暴力犯罪案件增多,尤其是山西发生的男童被挖眼案,给人们的震撼非常强烈。因此,对青少年开展安全教育,就被摆到重要的位置上。
学生的安全问题,除了日常的交通安全之外,最关键的是两点,一是不要被陌生人哄骗,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从而导致被拐卖、伤害、绑架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二是防止性侵。这也是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开学的第一课,就应该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不是只有鲜花和友爱,不是人人都会善意地对待别人。
社会有着自己的复杂性,并且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有一些原则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地告诉孩子们真相,是必要的,应该从幼儿园和小学做起,一直做到他们成人,能够独立地走向社会。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安全教育不可或缺。
应该看到的是,目前中小学中的安全教育还很不系统,安全教育的重点,多集中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等公共安全的方面。并不是说这样的教育没有必要,而是说,对于危险意识较弱的青少年来讲,自我保护至少也应该被列入同等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中小学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缺少教材,也缺少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可以理解、接受的教学方法,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争议。而安全教育的缺失,正成为孩子们受到伤害的原因,是比较大的隐患。
今年开学,一些学校主动、积极地开展安全教育,进行探索,是应该受到鼓励的。他们的做法是好的教学经验,应该被及时地总结,并且尽快形成统一的、可以普遍使用的内容,由教育管理部门出面支持,予以推广。
关于安全教育,需要强调的另一点是,这绝不仅仅是孩子和学校的事情。家长和社会,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孩子再聪明,受到的教育再多,也未必能完全识破蓄意作恶的成人,也依旧存在着上当吃亏的可能。
除了尽可能多地增加保护措施以外,必须对伤害青少年的行为予以严惩,特别对于拐卖、恶意伤害和性侵方面的案件,这些已经成为全社会痛恨的公害,决不能因为某些借口而予以纵容,应该严刑峻法,进行打击,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依照孩子的心理、特点,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不应该总被视为活动,而应该常抓不懈,形成常态课程。开学第一课毋庸置疑应该讲安全,以后也还应该继续讲下去。教孩子点实在的,是莫大的功德,也是学校该做的最起码的事情。
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